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绪论 | 第9-14页 |
一、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| 第9-11页 |
二、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11页 |
三、研究方法、内容 | 第11-13页 |
四、研究框架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白洋淀区域综合现状研究 | 第14-24页 |
§1-1 基本概念 | 第14-16页 |
1-1-1 湿地的定义 | 第14-15页 |
1-1-2 小城镇定义 | 第15-16页 |
1-1-3 生态规划的定义 | 第16页 |
§1-2 自然环境概况 | 第16-20页 |
1-2-1 地质构造与地貌特征 | 第16-17页 |
1-2-2 气候和水文状 | 第17-18页 |
1-2-3 动植物 | 第18-20页 |
§1-3 社会经济状况 | 第20-21页 |
1-3-1 人口 | 第20页 |
1-3-2 经济发展 | 第20页 |
1-3-3 土地利用 | 第20页 |
1-3-4 湿地旅游 | 第20-21页 |
§1-4 生态环境问题 | 第21-24页 |
1-4-1 水体被污染,水质状况较差 | 第21页 |
1-4-2 水土流失、泥沙淤积 | 第21-22页 |
1-4-3 湿地生态环境破坏 | 第22页 |
1-4-4 湿地景观弱化、湿地特色逐渐丧失 | 第22-23页 |
1-4-5 生物种类减少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白洋淀湿地旅游型小城镇生态规划理论及其对策研究 | 第24-41页 |
§2-1 影响白洋淀湿地生态发展的因素 | 第24-27页 |
2-1-1 自然因素 | 第24-25页 |
2-1-2 历史因素 | 第25页 |
2-1-3 人文因素 | 第25-26页 |
2-1-4 区域因素 | 第26-27页 |
§2-2 生态规划可持续性研究基本理论及理论框架研究 | 第27-33页 |
2-2-1 基本理论研究 | 第27-31页 |
2-2-2 理论框架搭建及阐述 | 第31-33页 |
§2-3 白洋淀湿地小城镇生态规划的原则 | 第33-35页 |
2-3-1 环境保护,生态优先原则 | 第33页 |
2-3-2 利用资源,合理开发原则 | 第33-34页 |
2-3-3 经济、景观、生态三位一体,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| 第34页 |
2-3-4 追求特色、发掘内涵原则 | 第34-35页 |
2-3-5 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 | 第35页 |
§2-4 白洋淀湿地小城镇生态规划的对策 | 第35-41页 |
2-4-1 着眼于生态导向的生态小城镇镇域总体规划对策 | 第35-38页 |
2-4-2 生态小城镇(片)区规划设计对策 | 第38-40页 |
2-4-3 生态小城镇的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对策 | 第40-41页 |
第三章 白洋淀湿地生态恢复及其相关技术 | 第41-59页 |
§3-1 白洋淀湿地旅游型小城镇的生态恢复 | 第41-51页 |
3-1-1 保护分区规划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 | 第41-44页 |
3-1-2 交通规划的可持续性研究 | 第44-48页 |
3-1-3 景观环境的生态化设计研究 | 第48-51页 |
§3-2 白洋淀湿地水生环境生态恢复 | 第51-55页 |
3-2-1 水域生态恢复规划设计可持续性研究 | 第51-53页 |
3-2-2 河道生态恢复规划设计可持续性研究 | 第53页 |
3-2-3 水环境生态恢复技术 | 第53-55页 |
§3-3 白洋淀湿地植物生态恢复 | 第55-59页 |
3-3-1 水生植物生态恢复可持续性研究 | 第55页 |
3-3-2 植被生态恢复可持续性研究 | 第55-57页 |
3-3-3 陆生树林生态恢复规划设计可持续性研究 | 第57-59页 |
第四章 旅游新区详细规划设计的可持续性研究 | 第59-74页 |
§4-1 旅游新区相关资料 | 第59-61页 |
4-1-1 旅游新区区位分析 | 第59-60页 |
4-1-2 旅游新区规划背景 | 第60页 |
4-1-3 旅游新区基地现状用地评价 | 第60-61页 |
§4-2 旅游新区规划理念 | 第61-62页 |
§4-3 旅游新区规划及分析 | 第62-70页 |
4-3-1 旅游新区规划原则 | 第62页 |
4-3-2 旅游新区规划依据 | 第62页 |
4-3-3 旅游新区生态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内容 | 第62-70页 |
§4-4 单体居住建筑可持续设计 | 第70-74页 |
4-4-1 单体建筑生态设计形式及布局 | 第70-71页 |
4-4-2 外围护结构的生态设计 | 第71-72页 |
4-4-3 生态设计建筑材料 | 第72-74页 |
结语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附录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