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地方农业经济论文

重庆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建设研究--以重庆市万州区龙沙镇为例

中文摘要第1-4页
英文摘要第4-9页
1 绪论第9-16页
   ·论文选题的背景第9页
   ·选题目的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研究现状分析与评价第10-13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研究主要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4页
   ·论文的创新点第14页
   ·撰写论文时的有利或己经具备的条件第14-15页
   ·主要存在的问题第15-16页
2 重庆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建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第16-21页
   ·重庆三峡库区范围的界定第16页
   ·农村中心镇第16-18页
     ·农村中心镇的涵义第16-17页
     ·中心镇与一般建制镇的区别第17-18页
   ·基本原理第18-21页
     ·“发展极”理论第18页
     ·主导产业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·产业生态圈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·产业生态圈理论指导意义第20-21页
3 重庆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第21-28页
   ·增长方式落后,产业空虚严重第21页
   ·基础设施较差,生产条件恶劣第21-22页
   ·人地矛盾突出,发展后劲不足第22页
   ·生态环境恶化,自然灾害频繁第22-23页
   ·产业结构低下,经济效益不高第23页
   ·环境污染严重,治污难度加大第23-24页
   ·人口素质偏低,科技教育落后第24页
   ·生活水平较低,人口压力较大第24-26页
   ·比较利益较差,生产要素外流第26-28页
4 三峡库区优先进行农村中心镇建设的必然性和意义第28-35页
   ·优先进行农村中心镇建设的必然性第28-31页
     ·重点发展中心镇,是非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第28-29页
     ·重点发展中心镇,是有限的城市化资源优化配置的策略措施第29页
     ·重点发展中心镇是发展及规律的基本要求第29-30页
     ·重点发展中心镇是集约化城市发展的战略措施第30页
     ·重点发展中心镇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第30-31页
     ·重点发展中心镇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第31页
   ·中心镇建设在重庆三峡库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意义第31-35页
     ·稳定了库区城镇化进程第32页
     ·优化了经济增长方式第32页
     ·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第32页
     ·促进了城乡经济的融合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完善了城市化建设的网络第33页
     ·加快了农村现代化进程第33-35页
5 重庆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发展进程和现状分析第35-38页
   ·重庆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建设的历程及在各阶段的作用第35-36页
   ·重庆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发展的现状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·重庆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的空间分布分析第36页
     ·重庆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主导产业发展状况分析第36页
     ·重庆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城镇功能现状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·重庆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生态环境现状分析第37-38页
6 影响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建设的因素分析第38-45页
   ·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建设的有利因素第38-40页
     ·较好的区位条件第38页
     ·丰富的自然资源第38-39页
     ·良好的政策环境第39页
     ·潜在的投资优势第39-40页
   ·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建设的不利因素第40-45页
     ·生态环境先天脆弱,环保任务极其艰巨第40页
     ·农业产值比重偏高,农业经济效益较差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工业企业支撑乏力,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基础设施建设落后,比较优势难以发挥第43页
     ·人口素质整体较低,吸引投资收益不高第43页
     ·中心城镇规模偏小,聚集辐射能力不强第43-45页
7 加快重庆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建设的对策第45-52页
   ·打造良好政策环境,吸引生产要素聚集第45页
   ·搞活筹资方式,完善基础设施第45-46页
   ·发展科技教育,提高人口素质第46-47页
   ·转变政府职能,提高行政效率第47页
   ·扩大镇域规模,理顺管理体制第47-48页
   ·培育主导产业,发展循环经济第48页
   ·发展生态农业,打造绿色品牌第48-49页
   ·产业注重“外向”,促进经济循环第49-50页
   ·整合旅游资源,做强旅游产业第50页
   ·重视水产开发,实施“积极环保”第50-52页
8 重庆市万州区龙沙镇建设展望第52-65页
   ·万州龙沙镇概况第52-55页
     ·历史沿革第52页
     ·幅员面积与人口第52页
     ·自然环境条件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基础设施建设第53页
     ·经济发展第53-55页
     ·社会事业发展第55页
     ·环境保护第55页
   ·影响龙沙镇建设的因素分析第55-59页
     ·有利因素第55-56页
     ·不利因素第56-59页
   ·加快龙沙镇建设的对策第59-65页
     ·重视基础教育发展,突出科技、生产相结合第59页
     ·统筹城乡经济,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引导农民聚居,形成规模效应第60页
     ·扩大镇域面积,做好城镇规划第60-61页
     ·推进机构改革,增强服务意识第61页
     ·发展第三产业,扩大就业比例第61-62页
     ·突出农业优势,打造绿色品牌第62页
     ·整合旅游资源,打造特色“旅游”第62页
     ·支持“小户大产业”,鼓励“大户小产业”第62-63页
     ·改变传统“环保”思路,实施“积极环保”战略第63-65页
9 结语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68页
致谢第68-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福建滨海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研究
下一篇:南阳市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