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6页 |
·论文选题的背景 | 第9页 |
·选题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现状分析与评价 | 第10-13页 |
·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主要内容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·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4页 |
·撰写论文时的有利或己经具备的条件 | 第14-15页 |
·主要存在的问题 | 第15-16页 |
2 重庆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建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| 第16-21页 |
·重庆三峡库区范围的界定 | 第16页 |
·农村中心镇 | 第16-18页 |
·农村中心镇的涵义 | 第16-17页 |
·中心镇与一般建制镇的区别 | 第17-18页 |
·基本原理 | 第18-21页 |
·“发展极”理论 | 第18页 |
·主导产业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产业生态圈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产业生态圈理论指导意义 | 第20-21页 |
3 重庆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| 第21-28页 |
·增长方式落后,产业空虚严重 | 第21页 |
·基础设施较差,生产条件恶劣 | 第21-22页 |
·人地矛盾突出,发展后劲不足 | 第22页 |
·生态环境恶化,自然灾害频繁 | 第22-23页 |
·产业结构低下,经济效益不高 | 第23页 |
·环境污染严重,治污难度加大 | 第23-24页 |
·人口素质偏低,科技教育落后 | 第24页 |
·生活水平较低,人口压力较大 | 第24-26页 |
·比较利益较差,生产要素外流 | 第26-28页 |
4 三峡库区优先进行农村中心镇建设的必然性和意义 | 第28-35页 |
·优先进行农村中心镇建设的必然性 | 第28-31页 |
·重点发展中心镇,是非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 | 第28-29页 |
·重点发展中心镇,是有限的城市化资源优化配置的策略措施 | 第29页 |
·重点发展中心镇是发展及规律的基本要求 | 第29-30页 |
·重点发展中心镇是集约化城市发展的战略措施 | 第30页 |
·重点发展中心镇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| 第30-31页 |
·重点发展中心镇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| 第31页 |
·中心镇建设在重庆三峡库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| 第31-35页 |
·稳定了库区城镇化进程 | 第32页 |
·优化了经济增长方式 | 第32页 |
·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 | 第32页 |
·促进了城乡经济的融合 | 第32-33页 |
·完善了城市化建设的网络 | 第33页 |
·加快了农村现代化进程 | 第33-35页 |
5 重庆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发展进程和现状分析 | 第35-38页 |
·重庆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建设的历程及在各阶段的作用 | 第35-36页 |
·重庆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发展的现状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重庆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的空间分布分析 | 第36页 |
·重庆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主导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| 第36页 |
·重庆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城镇功能现状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重庆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| 第37-38页 |
6 影响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建设的因素分析 | 第38-45页 |
·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建设的有利因素 | 第38-40页 |
·较好的区位条件 | 第38页 |
·丰富的自然资源 | 第38-39页 |
·良好的政策环境 | 第39页 |
·潜在的投资优势 | 第39-40页 |
·重庆市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建设的不利因素 | 第40-45页 |
·生态环境先天脆弱,环保任务极其艰巨 | 第40页 |
·农业产值比重偏高,农业经济效益较差 | 第40-42页 |
·工业企业支撑乏力,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| 第42-43页 |
·基础设施建设落后,比较优势难以发挥 | 第43页 |
·人口素质整体较低,吸引投资收益不高 | 第43页 |
·中心城镇规模偏小,聚集辐射能力不强 | 第43-45页 |
7 加快重庆三峡库区农村中心镇建设的对策 | 第45-52页 |
·打造良好政策环境,吸引生产要素聚集 | 第45页 |
·搞活筹资方式,完善基础设施 | 第45-46页 |
·发展科技教育,提高人口素质 | 第46-47页 |
·转变政府职能,提高行政效率 | 第47页 |
·扩大镇域规模,理顺管理体制 | 第47-48页 |
·培育主导产业,发展循环经济 | 第48页 |
·发展生态农业,打造绿色品牌 | 第48-49页 |
·产业注重“外向”,促进经济循环 | 第49-50页 |
·整合旅游资源,做强旅游产业 | 第50页 |
·重视水产开发,实施“积极环保” | 第50-52页 |
8 重庆市万州区龙沙镇建设展望 | 第52-65页 |
·万州龙沙镇概况 | 第52-55页 |
·历史沿革 | 第52页 |
·幅员面积与人口 | 第52页 |
·自然环境条件 | 第52-53页 |
·基础设施建设 | 第53页 |
·经济发展 | 第53-55页 |
·社会事业发展 | 第55页 |
·环境保护 | 第55页 |
·影响龙沙镇建设的因素分析 | 第55-59页 |
·有利因素 | 第55-56页 |
·不利因素 | 第56-59页 |
·加快龙沙镇建设的对策 | 第59-65页 |
·重视基础教育发展,突出科技、生产相结合 | 第59页 |
·统筹城乡经济,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| 第59-60页 |
·引导农民聚居,形成规模效应 | 第60页 |
·扩大镇域面积,做好城镇规划 | 第60-61页 |
·推进机构改革,增强服务意识 | 第61页 |
·发展第三产业,扩大就业比例 | 第61-62页 |
·突出农业优势,打造绿色品牌 | 第62页 |
·整合旅游资源,打造特色“旅游” | 第62页 |
·支持“小户大产业”,鼓励“大户小产业” | 第62-63页 |
·改变传统“环保”思路,实施“积极环保”战略 | 第63-65页 |
9 结语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