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1. 相关的理论概述 | 第9-20页 |
·“议程设置”的理论假说概述 | 第9-14页 |
·理论的产生 | 第9-10页 |
·从告诉人们“想什么”到“怎么想” | 第10-11页 |
·媒介议程与政策过程 | 第11-12页 |
·“议程同构” | 第12-14页 |
·中国政治语境下的“议程设置”理论假说 | 第14-18页 |
·党报的“喉舌”性质与功能 | 第14页 |
·“议程设置”与舆论引导的相关性及差异性 | 第14-17页 |
·中国学者引入“议程设置”假说进行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“议程设置”理论对分析党报重大宣传主题形成机理的意义 | 第18-20页 |
·党报重大宣传主题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 | 第18页 |
·必要的补充和说明 | 第18-20页 |
2. 党报各时期重大宣传主题回顾及其形成机理分析 | 第20-52页 |
·建国初期(1949-1957)的回顾与分析 | 第20-23页 |
·历史背景 | 第20页 |
·典型案例:“三反”中的“反腐”议题 | 第20-23页 |
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(1958-1965)的回顾与分析 | 第23-27页 |
·历史背景 | 第23-24页 |
·典型案例:关于“大跃进”的党报议程 | 第24-27页 |
·文革时期(1966-1976)的回顾与分析 | 第27-34页 |
·历史背景 | 第28-29页 |
·典型案例:文革的发动 | 第29-30页 |
·典型案例:“反击右倾翻案风” | 第30-34页 |
·新时期(1978-2000)的回顾与分析 | 第34-47页 |
·历史背景 | 第34-35页 |
·典型案例: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| 第35-39页 |
·典型案例:“关广梅现象”的大讨论 | 第39-40页 |
·典型案例:大兴安岭火灾的党报议程 | 第40-42页 |
·典型案例:“皇甫平”评论的论争 | 第42-44页 |
·典型案例: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报道 | 第44-47页 |
·新世纪(2001年至今)的回顾与分析 | 第47-52页 |
·历史背景 | 第47-48页 |
·典型案例:党报对“农民工”议题的构建 | 第48-52页 |
3. 党报重大宣传主题形成机理的一般规律探讨 | 第52-66页 |
·党报重大宣传主题形成机理之经验教训探讨 | 第52-58页 |
·健康有序的形成机理源于正确的思想路线 | 第52-54页 |
·混乱无序的形成机理源自错误的思想路线 | 第54-57页 |
·社会变革时期党报议程的演进 | 第57-58页 |
·借鉴“议程设置”视角提高舆论引导艺术 | 第58-65页 |
·党报要精心设置和引导议题 | 第59-61页 |
·增强党报主体性建立“社会公器”的话语权威 | 第61-63页 |
·坚持“三贴近”实现“议程同构” | 第63-65页 |
·结语 | 第65-66页 |
注释 | 第66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1页 |
后记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