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3页 |
| 1 前言 | 第13-15页 |
| ·课题背景 | 第13-14页 |
| ·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4页 |
| ·技术路线和研究难点 | 第14-15页 |
| 2 动物园的历史与发展 | 第15-24页 |
| ·国外动物园的发展历史 | 第15-18页 |
| ·起源 | 第15页 |
| ·笼养时代(Menageries) | 第15页 |
| ·现代动物园(Zoologieal Gardens) | 第15-16页 |
| ·美国动物园的萌芽 | 第16页 |
| ·欧洲的变化 | 第16-17页 |
| ·七十年代后的进步 | 第17-18页 |
| ·展望未来 | 第18页 |
| ·国外动物园游客研究现状与发展历程 | 第18-21页 |
| ·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:研究内容集中在对环境的设计方法上 | 第19页 |
| ·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:参观者行为研究的应用阶段 | 第19页 |
| ·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| 第19-20页 |
| ·现阶段:是多种方法的折衷综合阶段 | 第20-21页 |
| ·我国动物园的历史与现状 | 第21-22页 |
| ·我国动物园的历史 | 第21-22页 |
| ·我国动物园的现状 | 第22页 |
| ·本章小节 | 第22-24页 |
| 3 野生动物园概述 | 第24-35页 |
| ·野生动物园的定义及分类 | 第24-25页 |
| ·野生动物园的特点和功能 | 第25-26页 |
| ·野生动物园建设管理过程的关键环节 | 第26-29页 |
| ·生动物园区功能区划 | 第27页 |
| ·动物与环境的统一性 | 第27-28页 |
| ·野生动物的来源和种群的健康保证 | 第28页 |
| ·动物的安全和防范 | 第28-29页 |
| ·中国野生动物园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29-30页 |
| ·中国野生动物园现状 | 第29页 |
| ·中国野生动物园的发展趋势 | 第29-30页 |
| ·野生动物园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| 第30-31页 |
| ·政府宏观调控和总体规划 | 第30页 |
| ·强化野生动物保护的思想 | 第30-31页 |
| ·发展自然生态动物园 | 第31页 |
| ·中国野生动物园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5页 |
| ·缺乏国家整体规划,竞争激烈,经营效益低下 | 第31-32页 |
| ·野生动物园发展过程中政府管理不到位和市场发展预测不准确 | 第32页 |
| ·政府主管部门管理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| 第32-33页 |
| ·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有效管理野生动物园的途径 | 第33-35页 |
| 4 野生动物园建设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| 第35-38页 |
| 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| 第35-36页 |
| ·必要性分析 | 第35-36页 |
| ·可行性分析 | 第36页 |
| ·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| 第36-38页 |
| 5 野生动物园建设管理评价的方法体系 | 第38-51页 |
| ·指标的选取 | 第38-40页 |
| ·经验预选 | 第38页 |
| ·专家征询 | 第38-40页 |
| 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40-50页 |
| ·权重评价方法的概述 | 第40-45页 |
| ·模型应用举例 | 第45-47页 |
| 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47-50页 |
| ·野生动物园建设与管理评价标准 | 第50-51页 |
| 6 野生动物园建设管理评价体系构建 | 第51-78页 |
| ·评价体系总模型 | 第51-52页 |
| ·各评价子模型、各指标的权重及其得分标准 | 第52-78页 |
| ·建设条件评价子模型 | 第53-60页 |
| ·现状评价子模型 | 第60-69页 |
| ·野生动物园功能评价子模型 | 第69-74页 |
| ·综合效益评价子模型 | 第74-78页 |
| 7 实例分析 | 第78-87页 |
| ·评价资料搜集 | 第78页 |
| ·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概况 | 第78-87页 |
| ·建设条件概况 | 第78-79页 |
| ·经营管理现状资料 | 第79-80页 |
| ·结果 | 第80-85页 |
| ·结论与建议 | 第85-87页 |
| 管理建议 | 第87-8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9-96页 |
| 附录一 | 第96-97页 |
| 附录二 | 第97-98页 |
| 附录三 | 第98-100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00-101页 |
| 致谢 | 第101-102页 |
| 独创性声明 | 第102页 |
|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