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学校管理论文

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及对策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第1章 引论第10-18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综述第12-16页
     ·关于同辈群体第12-14页
     ·关于大学生社会化第14-16页
   ·理论基础、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·理论基础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17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7-18页
第2章 同辈群体与大学生社会化相关理论第18-23页
   ·同辈群体的内涵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第18页
     ·同辈群体与大学生同辈群体第18-19页
   ·社会化与大学生社会化第19-23页
     ·社会化与大学生社会化的涵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容和途径第20-23页
第3章 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第23-30页
   ·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概述第23-25页
     ·满足大学生情感交流需求和归属需求第23页
     ·有助于发展大学生的兴趣爱好,促进大学生学习进步第23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大学生交流生活感受和社会资讯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会角色的领悟和扮演能力第24页
     ·帮助大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,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第24页
     ·同辈群体不良亚文化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同辈群体的不良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第25页
   ·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具体影响第25-30页
     ·同辈群体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社会化的影响第25-27页
     ·同辈群体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社会化的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同辈群体对大学生行为方式社会化的影响第28-30页
第4章 发挥同辈群体影响,正确引导大学生社会化第30-39页
   ·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的背景第30页
   ·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三个阶段第30-34页
     ·第一阶段:大学一年级第31页
     ·第二阶段:大学二、三年级第31-33页
     ·第三阶段:大学四年级第33-34页
   ·利用同辈群体积极影响,开展大学生社会化教育之对策第34-39页
     ·开展形式多样的新生活动,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第34页
     ·树立同辈榜样,帮助大学生树立学习目标,激发学习动力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广泛开展朋辈心理辅导,及时疏导和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,保障大学生社会化方向的正确性第36-39页
结论第39-40页
致谢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43页

论文共4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
下一篇:论科技创新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