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5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3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目的 | 第11-13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21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9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| ·本文研究思路与创新 | 第21-23页 |
| 第二章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及实行激励约束机制的必然性 | 第23-36页 |
| ·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维护企业所有者利益的有力保障 | 第23-28页 |
| ·国外公司治理结构比较 | 第23-26页 |
| ·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维护企业所有者利益的有力保障 | 第26-28页 |
| ·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分析 | 第28-30页 |
| ·激励约束机制是委托—代理模式下的必然制度安排 | 第30-36页 |
| ·激励约束机制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| 第31-32页 |
| ·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、提高企业效率的必然选择 | 第32-34页 |
| ·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 | 第34-36页 |
| 第三章 经营者激励与约束问题理论及模型分析 | 第36-60页 |
| ·经营者激励约束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构建 | 第36-44页 |
| ·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| 第36-40页 |
| ·企业家理论 | 第40-41页 |
| ·委托-代理理论 | 第41-44页 |
| ·经营者激励与约束问题的模型分析 | 第44-52页 |
| ·经营者约束模型 | 第44-49页 |
| ·经营者激励-约束模型 | 第49-52页 |
| ·控制权机制与经营者激励约束 | 第52-60页 |
| ·控制权的涵义及控制权机制对经营者激励约束的作用 | 第53-55页 |
| ·控制权机制的运行机理及运用 | 第55-60页 |
| 第四章 经营者激励-约束机制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60-70页 |
| ·实行激励-约束控制的效果评价 | 第60-64页 |
| ·激励约束的成本 | 第60-61页 |
| ·激励约束的收益 | 第61页 |
| ·激励约束遵循的原则 | 第61-64页 |
| ·影响激励-约束控制效果的因素分析 | 第64-70页 |
| ·企业内部因素对激励约束效果的影响 | 第65-67页 |
| ·企业外部市场因素对激励约束效果的影响 | 第67-68页 |
| ·法律环境及社会心理因素对激励约束效果的影响 | 第68-70页 |
| 第五章 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意义及相关政策建议 | 第70-79页 |
| ·建立经营者激励-约束机制的意义 | 第70-73页 |
| ·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,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| 第70-71页 |
| ·有利于正确认识企业经营者的特殊作用,消除“59岁现象” | 第71页 |
| ·有利于加强对经营者的约束力,解决国有企业因体制原因而存在的固有问题,降低代理成本 | 第71-72页 |
| ·有利于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,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完成 | 第72页 |
| ·有利于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市场化进程,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培养一批企业家队伍 | 第72-73页 |
| ·相关政策建议 | 第73-79页 |
| ·构建以年薪制为主的经营者综合激励机制 | 第73-74页 |
| ·建立和完善企业家人才市场,实现经理人员职业化 | 第74-75页 |
| ·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,完善法律体系建设 | 第75-76页 |
| ·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营者综合业绩评价考核指标体系 | 第76-77页 |
| ·加强经营者职业道德约束,铸造“企业家文化” | 第77-79页 |
| 结语 | 第79-8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0-82页 |
| 致谢 | 第82-83页 |
| 原创性声明 | 第83页 |
|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