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生态要素及城市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| 第8-19页 |
第一节 生态要素的定义 | 第9页 |
第二节 城市景观特色及其组成 | 第9-12页 |
·城市景观特色的定义 | 第9-10页 |
·城市景观的组成 | 第10-12页 |
第三节 生态要素与城市景观特色关系的理论解析 | 第12-19页 |
·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及城市景观的形成 | 第12-14页 |
·近代国外城市设计理论及实践 | 第14-16页 |
·前人理论的优越性与局限性分析 | 第16-19页 |
第二章 生态要素对于城市景观各构成部分的影响 | 第19-42页 |
第一节 生态要素与自然景观及人工景观 | 第19-24页 |
·生态要素与自然景观 | 第19-21页 |
·生态要素与人工景观 | 第21-23页 |
·正确考虑生态要素与景观的关系使景观设计出现的新手法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生态要素与城市布局 | 第24-30页 |
·生态因素对城市功能布局的控制性 | 第25-26页 |
·基于生态因素考量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 | 第26-28页 |
·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进行城市布局的方法 | 第28-30页 |
第三节 生态要素与城市建筑 | 第30-34页 |
·从生态要素到建筑设计:对建筑形态与外观的影响 | 第30-33页 |
·从建筑运营到生态环境:建筑环保与节能两重性 | 第33-34页 |
第四节 生态要素与城市文化 | 第34-42页 |
·城市文化的基础——自然环境 | 第35-36页 |
·生态要素利用与景观文化创造 | 第36-38页 |
·正确考虑生态要素与城市文化的关系在景观方面出现的新手法 | 第38-42页 |
第三章 从生态要素保护利用的角度把握后城市时代城市景观特色的塑造 | 第42-57页 |
第一节 后城市时代发展的特点看近现代景观对比 | 第42-45页 |
·城市发展进入“后城市时代” | 第42-43页 |
·“后城市时代”城市的特点 | 第43页 |
·传统景观与后城市时代景观之对比 | 第43-45页 |
第二节 自然环境、后城市社会与泛景论 | 第45-57页 |
·后城市社会文化特色和城市景观特色 | 第45-47页 |
·后城市时代景观特色:泛景论 | 第47-57页 |
第四章 结束语 | 第57-59页 |
附录 | 第59-61页 |
一、主要参考文献 | 第59-60页 |
二、互联网检索资料 | 第60页 |
三、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