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创性声明 | 第1页 |
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3-7页 |
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2页 |
前言 | 第12-18页 |
第一章 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因素及蚯蚓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—文献综述 | 第18-34页 |
1 氮素矿化作用的影响因素 | 第19-23页 |
·环境因子 | 第19-21页 |
·温度 | 第19页 |
·湿度 | 第19-20页 |
·温度和湿度的综合影响 | 第20-21页 |
·土壤理化性质 | 第21-23页 |
·pH值 | 第21页 |
·土壤质地和土壤团聚体 | 第21-22页 |
·土壤有机质 | 第22页 |
·凋落物的状况 | 第22-23页 |
·人为因素 | 第23页 |
·耕作制度 | 第23页 |
·土壤预处理 | 第23页 |
2 土壤动物 | 第23-24页 |
3 蚯蚓活动对氮素矿化的影响 | 第24-27页 |
·取食 | 第24页 |
·蚓粪 | 第24-26页 |
·蚓穴 | 第26-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7-34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34-39页 |
1 供试材料 | 第34-36页 |
·土壤基本性状 | 第34页 |
·供试蚯蚓 | 第34-35页 |
·蚯蚓的品种及特征 | 第34-35页 |
·蚯蚓的标记 | 第35页 |
·供试秸秆 | 第35-36页 |
2 试验设计 | 第36页 |
·试验处理 | 第36页 |
·培养方法 | 第36页 |
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| 第36-37页 |
·土壤样品采集 | 第36-37页 |
·蚯蚓的采集 | 第37页 |
4 测定方法 | 第37-38页 |
·土壤化学指标的测定 | 第37页 |
·土壤生物学指标的测定 | 第37-38页 |
·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、N测定 | 第37页 |
·土壤呼吸测定 | 第37-38页 |
·蚯蚓生物学指标测定 | 第38页 |
5 数据统计分析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蚯蚓活动对土壤氮素矿化和氮素矿化速率的影响 | 第39-57页 |
1 引言 | 第39-40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40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40-54页 |
·蚯蚓活动对不同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| 第40-47页 |
·蚯蚓活动对潮土氮素矿化作用的影响 | 第40-43页 |
·蚯蚓活动对红壤氮素矿化作用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·蚯蚓活动对不同土壤氮素矿化作用比较 | 第45-47页 |
·蚯蚓活动对不同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速率的影响 | 第47-51页 |
·蚯蚓活动对潮土氮素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速率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·蚯蚓活动对红壤氮素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速率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蚯蚓活动对不同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速率的影响比较 | 第50-51页 |
·蚯蚓活动对不同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| 第51-54页 |
·蚯蚓活动对潮土全氮含量的影响 | 第51页 |
·蚯蚓活动对红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蚯蚓活动对不同土壤全氮含量影响的比较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第四章 蚯蚓体排泄分泌的氮及其对土壤氮素的贡献研究 | 第57-73页 |
1 引言 | 第57-58页 |
2 材料方法 | 第58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58-71页 |
·蚯蚓体排泄分泌的氮量变化 | 第58-65页 |
·潮土中蚯蚓体排泄分泌的各个不同组分的氮含量 | 第60-61页 |
·红壤中蚯蚓体排泄分泌的各个不同组分的氮量 | 第61-63页 |
·不同土壤中蚯蚓鲜重的变化 | 第63-65页 |
·扣除蚯蚓体排泄分泌的氮后土壤矿质氮变化 | 第65-71页 |
·潮土中扣除蚯蚓体排泄分泌的氮后土壤矿质氮含量变化 | 第65-67页 |
·红壤中扣除蚯蚓体排泄分泌的氮后土壤矿质氮含量变化 | 第67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3页 |
第五章 蚯蚓活动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生物活性的研究 | 第73-91页 |
1 引言 | 第73-74页 |
2 材料方法 | 第74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74-86页 |
·不同培养时期潮土和红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(MBC)的变化 | 第74-76页 |
·不同培养时期潮土中微生物生物量碳(MBC)的变化 | 第75-76页 |
·不同培养时期潮土和红壤微生物生物量碳(MBC)的变化比较 | 第76页 |
·不同培养时期潮土和红壤中微生物生物量氮(MBN)的变化 | 第76-79页 |
·不同培养时期潮土中微生物生物量氮(MBN)的变化 | 第77-78页 |
·不同培养时期红壤中微生物生物量氮(MBN)的变化 | 第78页 |
·不同培养时期潮土和红壤微生物生物量氮(MBN)的变化比较 | 第78-79页 |
·不同培养时期潮土和红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(MBC/MBN)的变化 | 第79-82页 |
·不同培养时期潮土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(MBC/MBN)的变化 | 第79-80页 |
·不同培养时期红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(MBC/MBN)的变化 | 第80页 |
·不同培养时期潮土和红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(MBC/MBN)的变化比较 | 第80-82页 |
·不同培养时期潮土和红壤土壤呼吸强度(RSP)的变化 | 第82-84页 |
·不同培养时期潮土呼吸强度(RSP)的变化 | 第82页 |
·不同培养时期红壤呼吸强度(RSP)的变化 | 第82-83页 |
·不同培养时期潮土和红壤呼吸强度(RSP)的变化比较 | 第83-84页 |
·不同培养时期潮土和红壤土壤呼吸商(qCO_2)的变化 | 第84-86页 |
·不同培养时期潮土中土壤呼吸商(qCO_2)变化 | 第84-85页 |
·不同培养时期红壤中土壤呼吸商(qCO_2)变化 | 第85-86页 |
·不同培养时期潮土和红壤土壤呼吸商(qCO_2)变化比较 | 第86页 |
4 结果与讨论 | 第86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1页 |
全文结论 | 第91-92页 |
致谢 | 第92-93页 |
附录:在校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