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5-6页 |
| 文献综述 | 第6-26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26-28页 |
| ·菌种与培养基 | 第26页 |
| ·筛选方法 | 第26页 |
| ·生长曲线的测定 | 第26-27页 |
| ·絮凝活性分布 | 第27页 |
| ·絮凝效果影响因素 | 第27页 |
| ·废水絮凝试验 | 第27-28页 |
| ·菌种鉴定 | 第28页 |
| 2 结果与讨论 | 第28-37页 |
| ·菌种的筛选 | 第28-29页 |
| ·生长和絮凝率曲线 | 第29页 |
| ·絮凝活性分布 | 第29-30页 |
| ·絮凝剂用量对高岭土絮凝率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| ·CaCl_2 用量对高岭土絮凝率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| ·高岭土悬浊液pH 值对絮凝率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| ·不同阳离子对高岭土絮凝率的影响 | 第33页 |
| ·不同阳离子对污水絮凝率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| ·阳离子用量对污水絮凝率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| ·絮凝剂用量对污水絮凝率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| ·微生物絮凝剂对多种污水的净化 | 第36页 |
| ·微生物絮凝剂的保存 | 第36-37页 |
| 3 结论 | 第37-3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9-43页 |
| 致谢 | 第43-44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