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目录 | 第6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27页 |
| ·硫对无取向电工钢的影响 | 第8-10页 |
| ·硫对无取向电工钢热加工性能的影响 | 第8页 |
| ·硫对无取向电工钢铁芯损耗的影响 | 第8-9页 |
| ·硫对无取向电工钢磁感应强度的影响 | 第9-10页 |
| ·无取向电工钢的脱硫工艺技术 | 第10-12页 |
| ·铁水预处理技术 | 第10-11页 |
| ·转炉回硫控制技术 | 第11页 |
| ·二次精炼脱硫技术 | 第11-12页 |
| ·RH精练技术的发展 | 第12-15页 |
| ·RH冶金功能的发展 | 第12-13页 |
| ·RH脱硫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| ·RH脱硫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| 第15-22页 |
| ·RH精炼脱硫的热力学分析 | 第15-21页 |
| ·RH脱硫动力学分析 | 第21-22页 |
| ·攀钢无取向电工钢生产现状 | 第22-25页 |
| ·攀钢无取向电工钢硫含量控制现状 | 第22-24页 |
| ·过高硫含量对攀钢无取向电工钢质量的影响 | 第24页 |
| ·攀钢无取向电工钢炼钢过程硫含量变化 | 第24-25页 |
| ·本研究的目的 | 第2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5-27页 |
| 第二章 RH用脱硫剂脱硫能力的理论计算 | 第27-45页 |
| ·化学组分含量对脱硫剂性能影响的计算分析 | 第27-44页 |
| ·CaO/Al_2O_3比值对脱硫剂性能影响的计算 | 第27-32页 |
| ·MgO含量对脱硫剂性能影响的计算 | 第32-34页 |
| ·BaO含量对脱硫剂性能影响的计算 | 第34-38页 |
| ·CaF_2含量对脱硫剂性能影响的计算 | 第38-42页 |
| ·Na_2O含量对脱硫剂性能影响的计算 | 第42-4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| 第三章 RH用脱硫剂开发 | 第45-65页 |
| ·实验设计 | 第45-49页 |
| ·实验配方设计 | 第45-49页 |
| ·脱硫剂熔点测定 | 第49-51页 |
| ·实验设备 | 第49页 |
| ·实验步骤 | 第49-51页 |
| ·脱硫剂脱硫实验 | 第51-54页 |
| ·实验设备 | 第51页 |
| ·确定脱硫反应平衡时间 | 第51-52页 |
| ·脱硫实验 | 第52-54页 |
| ·实验数据分析 | 第54-64页 |
| ·脱硫剂组成对熔点的影响 | 第54-60页 |
| ·脱硫剂组分对硫分配比的影响 | 第60-6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| 第四章 工业试验 | 第65-74页 |
| ·现场RH脱硫试验步骤 | 第65-66页 |
| ·试验装备条件 | 第65页 |
| ·脱硫剂的准备 | 第65页 |
| ·氩气流量的确定 | 第65-66页 |
| ·试验方案 | 第66页 |
| ·实验数据及分析 | 第66-73页 |
| ·总体脱硫效果分析 | 第67-68页 |
| ·钢包顶渣对脱硫的影响 | 第68-70页 |
| ·真空处理时间对脱硫率的影响 | 第70页 |
| ·RH脱硫处理对无取向电工钢中碳含量的影响 | 第70-71页 |
| ·RH脱硫处理对于耐材的影响 | 第71-7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| 第五章 结论 | 第74-76页 |
| 致谢 | 第76-7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8-82页 |
| 附录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