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合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-12页 |
| ·分布式交互仿真 | 第8-10页 |
| ·分布式交互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 | 第8-9页 |
| ·分布式交互仿真的国内外现状 | 第9-10页 |
| ·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论文的内容安排 | 第11-12页 |
| 第二章 联合模拟训练系统概述 | 第12-19页 |
| ·系统服务端概述 | 第12-14页 |
| ·系统客户端概述 | 第14-17页 |
| ·通讯模块概述 | 第17-18页 |
| ·小结 | 第18-19页 |
| 第三章 联合模拟训练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| 第19-38页 |
| ·PDU(协议数据单元)的设计 | 第19-22页 |
| ·时钟同步技术研究 | 第22-24页 |
| ·DIS时钟同步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·高精度的软件时钟同步方法 | 第23-24页 |
| ·多线程技术研究 | 第24-27页 |
| ·DR(DEAD RECKONING)技术研究 | 第27-30页 |
| ·改进的高阶DR模型 | 第27-28页 |
| ·补偿网络延迟的DR模型研究 | 第28-30页 |
| ·着色器(SHADER)编程技术研究 | 第30-38页 |
| ·顶点着色器 | 第32-34页 |
| ·象素着色器 | 第34-36页 |
| ·可编程图形管线的编程流程 | 第36-38页 |
| 第四章 联合模拟训练系统的实现 | 第38-86页 |
| ·通讯模块的实现 | 第38-48页 |
| ·Windows Sockets规范 | 第38-39页 |
| ·套接口网络编程原理 | 第39-41页 |
| ·Windows Sockets编程原理 | 第41-42页 |
| ·通讯模块的封装 | 第42-48页 |
| ·服务器端的实现 | 第48-55页 |
| ·主控模块的实现 | 第48-49页 |
| ·界面模块的实现 | 第49-50页 |
| ·显示模块的实现 | 第50-51页 |
| ·数据库模块的实现 | 第51-55页 |
| ·客户端的实现 | 第55-86页 |
| ·主控模块的实现 | 第55-56页 |
| ·数据处理模块的实现 | 第56-57页 |
| ·粒子特效模块的实现 | 第57-64页 |
| ·如何高效的绘制粒子 | 第59-61页 |
| ·点精灵(Point Sprite) | 第61-64页 |
| ·地形模块的实现 | 第64-70页 |
| ·地形模块的快速渲染技术研究 | 第64-69页 |
| ·地形模块的细节纹理技术研究 | 第69-70页 |
| ·射手模块的实现 | 第70-71页 |
| ·炮弹模块的实现 | 第71-75页 |
| ·碰撞检测技术研究 | 第72-74页 |
| ·Billboard(布告栏)的技术研究 | 第74-75页 |
| ·目标模块的实现 | 第75-84页 |
| ·目标几何模型处理算法研究 | 第76-77页 |
| ·目标几何模型的阴影算法研究 | 第77-80页 |
| ·目标几何模型的光照技术研究 | 第80-84页 |
| ·声效模块的实现 | 第84-86页 |
|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6-88页 |
| ·论文工作总结 | 第86-87页 |
| ·未来工作展望 | 第87-8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8-91页 |
|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91-92页 |
| 致谢 | 第92-93页 |
| 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| 第93页 |
| 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