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独创性声明 | 第1页 |
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| 第2-3页 |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8-20页 |
第一节 互联网门户在互联网产业链中的角色和地位 | 第8-13页 |
一 互联网门户的概念 | 第8页 |
二 互联网门户是互联网职能的主要执行者 | 第8-10页 |
三 互联网门户赖以生存的网络环境 | 第10-13页 |
第二节 互联网门户及其经营模式的演变 | 第13-17页 |
一 接入服务收费+无“眼球经济”,由ISP向门户拓展的阶段 | 第13页 |
二 服务免费+“眼球经济”的传统媒体模式阶段 | 第13-16页 |
三 部分服务收费+“眼球经济”,门户越过互联网寒冬 | 第16页 |
四 服务免费+“眼球经济”创新,资本热力追捧 | 第16-17页 |
第三节 问题与研究目的 | 第17-18页 |
一 问题 | 第17-18页 |
二 研究目的 | 第18页 |
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结构 | 第18-20页 |
一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二 文章框架结构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“眼球经济”与互联网经济的健康发展存在矛盾 | 第20-32页 |
第一节 注意力经济简述 | 第20-26页 |
一 注意力的稀缺性 | 第20-24页 |
二 注意力经济与消费注意力市场 | 第24-26页 |
第二节 “眼球经济”与注意力经济的关系 | 第26-31页 |
一 “眼球经济”是消费注意力营销的一种模式 | 第26-27页 |
二 反映消费注意力作用机制的消费注意力模型 | 第27-29页 |
三 “眼球经济”以广告为根本,是注意力经济的低级应用 | 第29-31页 |
第三节 “眼球经济”与互联网经济 | 第31-32页 |
一 互联网经济是注意力经济的代表 | 第31页 |
二 “眼球经济”不能代表互联网经济,与之健康发展存在矛盾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推崇“眼球经济”的传统媒体模式 | 第32-40页 |
第一节 传统媒体模式下用户的“效率”打了折扣 | 第33-37页 |
一 传统媒体模式的定义 | 第33-34页 |
二 传统媒体模式与现代营销观念的矛盾分析 | 第34-36页 |
三 网络广告模式的创新仅仅是战术改良,并不解决根本问题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传统媒体模式下门户的“效益”实现存在障碍 | 第37-38页 |
一 互联网内容的公共品特征给门户盈利带来障碍 | 第37页 |
二 门户盈利的技术障碍 | 第37-38页 |
第三节 转变观念,进行战略模式创新,是门户的未来之路 | 第38-40页 |
一 互联网企业的经营应主要基于互联网的互动性 | 第38-39页 |
二 转变观念,进行战略模式创新,是门户的未来之路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互联网门户新经营模式——首页模式 | 第40-59页 |
第一节 新模式要遵从互联网的整体规律并尊重网民的需求 | 第40-45页 |
一 互联网经济的整体发展规律 | 第41-43页 |
二 网民对互联网的期望 | 第43-45页 |
第二节 新的门户经营模式——首页模式 | 第45-52页 |
一 首页模式的提出 | 第45-47页 |
二 首页模式下,门户企业注重关系营销 | 第47-51页 |
三 新门户充分发展下的互联网企业群 | 第51-52页 |
第三节 首页模式下新门户的几个经营特色 | 第52-59页 |
一 个性化首页服务 | 第52-54页 |
二 网络数据库营销——将数据库营销的优势进行到底 | 第54-56页 |
三 问答式信息求助,信息检索不仅仅通过搜索引擎 | 第56-57页 |
四 广告成为产品信息介绍库,用户主动访问广告 | 第57-59页 |
五 贯彻社会营销观念,为儿童提供健康网络环境 | 第59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59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4页 |
附录1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