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--吸附剂论文

仿生染料亲和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0-29页
   ·亲和色谱第10-12页
     ·亲和色谱简介第10-11页
     ·亲和色谱的应用与发展第11-12页
   ·亲和配基和亲和配基的选择第12-16页
     ·亲和配基第12页
     ·亲和配基的选择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·组合法设计亲和配基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·文库组合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·从头设计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·染料亲和配基第16-22页
     ·简介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染料的类型第17-19页
     ·染料亲和原理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染料亲和色谱的应用与发展第20-22页
   ·亲和色谱填料第22-25页
     ·亲和色谱填料基质第22-23页
     ·蛋白分离色谱填料第23-24页
     ·亲和配基的偶联第24-25页
   ·蛋白质简介第25-28页
     ·人血清白蛋白(Human Serum Albumin,HSA)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·结构与功能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·纯化方法与应用第26-27页
     ·牛血清白蛋白(Bovine Serum Albumin BSA)第27-28页
   ·课题研究意义第28-29页
第二章 染料活性偶氮绿(RAG)的合成及表征第29-39页
   ·染料的简介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染料的分类第29页
     ·染料的应用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染料的合成第30页
   ·染料活性偶氮绿的合成与表征第30-38页
     ·染料的合成原理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·类甲基橙的合成第31-32页
   2 2 1.2 Procion Blue MX-R与类甲基橙的亲和取代反应第32页
     ·实验试剂及仪器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·试剂及规格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·仪器第33页
     ·实验步骤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类甲基橙的制备第33页
       ·Procion Blue MX-R与类甲基橙的亲和取代反应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染料的纯化第34页
     ·类甲基橙染料的表征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·物理性征第34页
       ·化学性征第34-35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·物理性征第35页
       ·化学特征第35-3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三章 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表征第39-49页
   ·壳聚糖简介第39-41页
   ·壳聚糖微球的制备第41-44页
     ·试剂与仪器第41页
       ·试剂与规格第41页
       ·仪器第41页
     ·实验原理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42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微球树脂的性能表征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·扫描电镜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·红外光谱第43页
       ·溶涨率及含水量的测定第43页
       ·孔隙率及湿密度的测定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·壳聚糖微球的非特异性吸附第44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44-48页
     ·致孔剂的影响第44-46页
     ·搅拌速度对成球粒径的影响第46页
     ·微球的物理性能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壳聚糖微球的扫描电镜分析第47页
     ·微球的红外谱图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微球的非特异性吸附第48页
   ·小结第48-49页
第四章 染料配基亲和吸附剂的制备第49-60页
   ·制备原理第49-50页
   ·制备路线第50-51页
   ·试剂与仪器第51-52页
     ·试剂与规格第51-52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52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52-54页
     ·偶联方法第52页
     ·染料树脂性能表征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·红外光谱第52页
       ·溶涨率及含水量的测定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·孔隙率及湿密度的测定第53页
       ·染料泄漏率的测定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·染料树脂对 BSA和 HSA的静态吸附第54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54-59页
     ·方法比较第54页
     ·染料树脂的物理性能第54-55页
     ·染料偶联率的控制第55-56页
     ·染料树脂的红外谱图第56-57页
     ·染料泄漏率的测定第57-5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五章 染料亲和吸附剂对BSA的亲和色谱研究第60-79页
   ·理论依据第60-61页
   ·试剂和仪器第61-62页
     ·试剂与规格第61-62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62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62-67页
     ·染料偶联率的选择第62页
     ·吸附条件的选择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·PH的选择第63页
       ·离子强度的选择第63-64页
     ·吸附过程动力学与热力学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·吸附等温线第66页
       ·吸附动力学曲线第66页
     ·洗脱条件的选择第66-67页
     ·洗脱曲线第67页
     ·过柱后诺氟沙星的检测第67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67-77页
     ·染料偶联率的选择第67-69页
     ·最佳吸附条件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·PH对吸附的影响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·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第70页
     ·吸附等温线第70-71页
     ·吸附动力学第71-72页
     ·洗脱条件的选择第72-74页
     ·药物分析中人血蛋白的去除第74-75页
     ·诺氟沙星的检测第75-7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7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5页
致谢第85-8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6-87页
独创性声明第87页
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提高河北省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
下一篇: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