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KV电容器组同步投切装置设计与实现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6页 |
·无功补偿的意义与作用 | 第12页 |
·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过程 | 第12-13页 |
·串联补偿 | 第12-13页 |
·并联补偿 | 第13页 |
·无功功率检测理论 | 第13-14页 |
·同步投切的发展及研究概况 | 第14页 |
·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同步投切原理 | 第16-20页 |
·同步投切的理论分析 | 第16-17页 |
·同步投切装置的系统需求分析 | 第17-18页 |
·同步投切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| 第18-20页 |
第3章 硬件设计及其实现 | 第20-31页 |
·选相投切装置控制系统简介 | 第20-21页 |
·无功功率检测模块 | 第21-23页 |
·整体结构与功能 | 第21页 |
·SA9904B芯片介绍 | 第21-22页 |
·电源转换 | 第22页 |
·无功功率检测模块硬件外观图 | 第22-23页 |
·DSP主控模块硬件设计 | 第23-29页 |
·整体结构与功能 | 第23页 |
·DSP主控芯片介绍 | 第23-24页 |
·模拟输入量A/D调理电路 | 第24-25页 |
·数字量隔离处理 | 第25页 |
·CPLD硬件看门狗与数据缓冲 | 第25-26页 |
·断路器行程时间自较准 | 第26页 |
·电源部分 | 第26-27页 |
·仿真接口部分 | 第27页 |
·串口通信部分 | 第27-28页 |
·EEPROM部分 | 第28页 |
·主控模块硬件布置图 | 第28-29页 |
·显示模块硬件设计 | 第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4章 软件开发设计 | 第31-42页 |
·软件控制策略 | 第31-34页 |
·投切控制策略 | 第31-32页 |
·过零控制策略 | 第32-34页 |
·DSP主控模块软件设计 | 第34-39页 |
·系统开发环境和工具简介 | 第34-35页 |
·DSP主程序 | 第35-36页 |
·中断服务程序 | 第36-37页 |
·CPLD程序 | 第37-38页 |
·中断服务FLASH程序的RAM运行 | 第38-39页 |
·Flash程序的烧写 | 第39页 |
·无功功率检测与触摸显示软件设计 | 第39-41页 |
·AVR单片机程序 | 第39-40页 |
·触摸频显示软件 | 第40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5章 型式试验 | 第42-48页 |
·电气试验部分 | 第42-44页 |
·基本性能要求试验 | 第42-43页 |
·绝缘与耐压试验 | 第43页 |
·耐温试验 | 第43页 |
·电源跳变试验 | 第43页 |
·机械冲击与振荡试验 | 第43-44页 |
·湿热试验 | 第44页 |
·电磁兼容试验(EMC) | 第44-46页 |
·振荡波试验 | 第44页 |
·静电放电试验 | 第44-45页 |
·射频电磁场辐射试验 | 第45页 |
·快速瞬变脉冲群试验 | 第45-46页 |
·电磁兼容设计 | 第46-47页 |
·EMC硬件措施 | 第46页 |
·EMC软件措施 | 第46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6章 挂网试验 | 第48-54页 |
·产品成套生产 | 第48-50页 |
·整体方案 | 第48-49页 |
·设备选型 | 第49页 |
·安全防护设计 | 第49页 |
·继电保护设计 | 第49-50页 |
·电容器及电抗器耐压 | 第50页 |
·挂网地点和现场测试 | 第50-51页 |
·挂网地点选择 | 第50页 |
·现场数据测量 | 第50-51页 |
·接线点选择 | 第51页 |
·挂网试验结果 | 第51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结论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附录A:投切控制装置专利证书 | 第60-61页 |
附录B:投切控制装置型式试验报告 | 第61-6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