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载测试系统的开发及摩托车行驶特性、排放特性的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8页 |
| ·引言 | 第8-9页 |
| ·国内外摩托车排放法规 | 第9-13页 |
| ·欧洲的摩托车标准测试循环 | 第9-10页 |
| ·美国的摩托车标准测试循环 | 第10-11页 |
| ·其他国家的摩托车排放标准 | 第11-12页 |
| ·我国的摩托车排放法规 | 第12-13页 |
| ·全球统一的摩托车排放法规(WMTC) | 第13-16页 |
| ·WMTC 排放测试循环的内容 | 第14-16页 |
| ·WMTC 排放法规的特点和意义 | 第16页 |
| ·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及意义 | 第16-1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| 第二章 车载测试系统的研发 | 第18-35页 |
| ·系统构成 | 第18-19页 |
| ·系统构成 | 第18页 |
| ·系统功能 | 第18-19页 |
| ·测试单元 | 第19-27页 |
| ·瞬时车速测量单元 | 第19-20页 |
| ·瞬时油耗测量单元 | 第20-21页 |
| ·瞬时气体排放测量单元 | 第21-22页 |
| ·单片机系统 | 第22-27页 |
| ·数据通信 | 第27-31页 |
| ·串口通讯 | 第27-29页 |
| ·并口通讯 | 第29-31页 |
| ·测试系统软件部分 | 第31-34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31-33页 |
| ·窗体显示 | 第33-3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| 第三章 摩托车实际道路及WMTC 的行驶特征研究 | 第35-48页 |
| ·实验道路和实验车辆 | 第35-37页 |
| ·实验道路 | 第35-36页 |
| ·实验车辆 | 第36-37页 |
| ·行驶工况的判别准则、指标体系及数据处理过程 | 第37-39页 |
| ·机动车行驶工况的分类 | 第37页 |
| ·行驶特征的指标体系 | 第37-39页 |
| ·数据的计算过程 | 第39页 |
| ·行驶特征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| 第39-43页 |
| ·行驶特征的统计分析结果 | 第39-41页 |
| ·结果分析 | 第41-43页 |
| ·行驶工况分布特征 | 第43-45页 |
| ·实验室测试循环的合成 | 第45-4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| 第四章 摩托车道路行驶的排放特性研究 | 第48-63页 |
| ·实验数据的采集及处理 | 第48-52页 |
| ·实验车辆和实验方法 | 第48-49页 |
| ·定容采样法(CVS)的原理 | 第49-50页 |
| ·尾气的质量排放 | 第50-51页 |
| ·计算燃油消耗量的碳平衡发 | 第51-52页 |
| ·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不同工况点的排放特性 | 第52-53页 |
| ·各循环的总平均排放因子 | 第53-54页 |
| ·尾气质量排放因子的分布特征 | 第54-61页 |
| ·HC 排放因子的分布规律 | 第55-56页 |
| ·CO 排放因子的分布规律 | 第56-58页 |
| ·NO 排放因子的分布规律 | 第58-60页 |
| ·排放因子分布规律总结 | 第60-6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1-63页 |
|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| ·工作总结 | 第63-64页 |
| ·工作展望 | 第64-6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5-67页 |
|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| 第67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