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引言 | 第1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10页 |
1.1.1 全球分工与集群经济 | 第8-9页 |
1.1.2 发展中国家集群外部联系的重要性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| 第11-12页 |
1.4 研究思路和框架 | 第12-14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4-24页 |
2.1 国内外关于集群风险的研究与发展 | 第14-16页 |
2.2 全球价值链理论综述及评价 | 第16-21页 |
2.2.1 全球理论价值链理论研究与发展 | 第16-19页 |
2.2.2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与治理模式 | 第19-20页 |
2.2.3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之评价 | 第20-21页 |
2.3 集群发展与全球价值链联系 | 第21-24页 |
3 集群价值链的形成、延伸与全球整合机制 | 第24-32页 |
3.1 集群价值链的形成与延伸 | 第24-25页 |
3.2 地方产业集群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整合机制 | 第25-28页 |
3.3 发展中国家集群生命周期与价值链的演进路径 | 第28-32页 |
4 基于全球价值链框架下的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风险分析 | 第32-49页 |
4.1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集群风险研究的概念模型 | 第32-33页 |
4.2 全球价值链的空间分化与集群风险 | 第33-37页 |
4.2.1 全球价值链的空间分化与集群的功能分工 | 第33-34页 |
4.2.2 价值链上下游的链式风险 | 第34-35页 |
4.2.3 相同环节的竞争风险 | 第35-37页 |
4.3 增值链的非均衡与集群风险 | 第37-39页 |
4.3.1 增值链的非均衡与“战略环节” | 第37-38页 |
4.3.2 非战略环节的集群“边缘化”和“空洞化”风险 | 第38-39页 |
4.4 全球价值链的网络治理与集群风险 | 第39-45页 |
4.4.1 网络治理与网络治理模式的表现 | 第39-41页 |
4.4.2 准层级治理与集群功能的“锁定”效应—阻碍升级 | 第41-44页 |
4.4.3 对外部治理者的“路径依赖” | 第44-45页 |
4.5 影响集群风险的体制性因素 | 第45-49页 |
4.5.1 集群政策的一些“误区” | 第45-47页 |
4.5.2 国际贸易壁垒给发展中国家集群带来的风险 | 第47-49页 |
5 案例分析:浙江绍兴纺织服装业集群 | 第49-59页 |
5.1 研究对象选择与研究方法 | 第49页 |
5.2 案例研究背景 | 第49-50页 |
5.3 绍兴纺织集群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获得的发展 | 第50-52页 |
5.4 绍兴纺织集群面临的发展问题总结与分析 | 第52-57页 |
5.5 典型个案:浙江某某服装有限公司 | 第57-59页 |
6 关于发展中国家集群风险防范的若干思考 | 第59-63页 |
6.1 如何克服准层级控制实现功能升级 | 第59-60页 |
6.2 建立模块化的治理结构 | 第60-61页 |
6.3 集群公共政策的正确选择 | 第61-62页 |
6.4 技术创新,提高核心竞争力 | 第62-63页 |
7 结论与研究展望 | 第63-68页 |
7.1 研究结论 | 第63-65页 |
7.2 研究展望 | 第65-68页 |
附录1:案例分析访谈问题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