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7-24页 |
1.1 牛流行性白血病的病原及传播途径 | 第7-15页 |
1.1.1 流行性牛白血病的发现及病原的确认 | 第7-8页 |
1.1.2 流行性牛白血病的病原特性 | 第8-10页 |
1.1.3 牛白血病病毒的流行及传播 | 第10-13页 |
1.1.4.牛白血病的发生机理 | 第13-15页 |
1.2 牛流行性白血病的诊断 | 第15-23页 |
1.2.1 临床诊断 | 第15-18页 |
1.2.2.病理学诊断 | 第18-20页 |
1.2.3.病原学诊断 | 第20-21页 |
1.2.4.血清学诊断 | 第21-22页 |
1.2.5.鉴别诊断 | 第22-23页 |
1.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牛流行性白血病肿瘤组织几种凋亡因子的表达和分布研究 | 第24-45页 |
2.1 流行性牛白血病肿瘤组织P53表达和分布研究 | 第24-32页 |
2.1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4-25页 |
2.1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5-28页 |
2.1.3 讨论与小结 | 第28-32页 |
2.2 牛流行性白血病肿瘤组织中BAX表达和分布研究 | 第32-36页 |
2.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2页 |
2.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2-33页 |
2.2.3 讨论与小结 | 第33-36页 |
2.3 牛流行性白血病肿瘤组织中BCL-2表达与分布研究 | 第36-41页 |
2.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6页 |
2.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6-37页 |
2.3.3 讨论与小结 | 第37-41页 |
2.4 牛流行性白血病肿瘤组织中CASPASE-3的表达研究 | 第41-45页 |
2.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41页 |
2.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2页 |
2.4.3 讨论与小结 | 第42-45页 |
第三章 牛流行性白血病P53、BCL-2、BAX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| 第45-58页 |
3.1 牛流行性白血病肿瘤组织中P53表达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| 第45-53页 |
3.1.1材料与方法 | 第45-47页 |
3.1.2 结果与分析 | 第47-50页 |
3.1.3 讨论与小结 | 第50-53页 |
3.2 流行性牛白血病肿瘤组织BCL-2和BAX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| 第53-58页 |
3.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53页 |
3.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53-55页 |
3.2.3 讨论与小结 | 第55-58页 |
第四章 牛流行性白血病T、B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| 第58-73页 |
4.1 牛流行性白血病淋巴肿瘤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研究 | 第58-63页 |
4.1.1 材料与方法 | 第58-59页 |
4.1.2 结果与分析 | 第59-60页 |
4.1.3 讨论与小结 | 第60-63页 |
4.2 免疫表型检测在牛流行性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 | 第63-69页 |
4.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63-64页 |
4.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64-65页 |
4.2.3 讨论与小结 | 第65-69页 |
4.3B 细胞亚群与牛流行性白血病发生的关系 | 第69-73页 |
4.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69-70页 |
4.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70-72页 |
4.3.3 讨论与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五章 牛流行性白血病肿瘤组织TNF-A、VEGF、CT表达和分布研究 | 第73-86页 |
5.1 牛流行性白血病肿瘤组织TNF-A的表达研究 | 第73-77页 |
5.1.1 材料与方法 | 第73页 |
5.1.2 结果与分析 | 第73-74页 |
5.1.3 讨论与小结 | 第74-77页 |
5.2 牛流行性白血病肿瘤组织VEGF表达研究 | 第77-82页 |
5.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77页 |
5.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77-78页 |
5.2.3 讨论与小结 | 第78-82页 |
5.3 牛流行性白血病肿瘤组织中降钙素的表达研究 | 第82-86页 |
5.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82页 |
5.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82-83页 |
5.3.3 讨论与小结 | 第83-86页 |
第六章 总结 | 第86-88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88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106页 |
致谢 | 第106-107页 |
个人简介 | 第107-1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