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5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5-41页 |
·油菜基本知识 | 第15-18页 |
·菜油的营养价值 | 第15-16页 |
·国外油菜育种和生产现状 | 第16页 |
·国内油菜育种和生产现状 | 第16-18页 |
·甘蓝型黄籽油菜的育种和应用进展 | 第18-25页 |
·甘蓝型黄籽油菜选育的重要意义 | 第18-19页 |
·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育种进展 | 第19-21页 |
·甘蓝型黄籽油菜新材料的获得 | 第21-22页 |
·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性状的遗传特点 | 第22-23页 |
·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颜色与主要品质的关系 | 第23-25页 |
·甘蓝型黄籽油菜透明种皮特点及形成机理 | 第25-32页 |
·油菜种皮结构特点 | 第25-26页 |
·透明种皮(tt)的组织结构特点 | 第26-27页 |
·形成种皮颜色的主要色素 | 第27-30页 |
·种皮色素合成途径 | 第30-32页 |
·分子标记及其在油菜遗传多样性和育种上的应用 | 第32-36页 |
·分子标记的种类 | 第33-35页 |
·分子标记在芸薹属遗传多样性研究和油菜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| 第35-36页 |
·作物种子生理研究进展 | 第36-41页 |
·种子活力及其影响因素 | 第36-37页 |
·种子老化劣变机理 | 第37-41页 |
第2章 引言 | 第41-43页 |
第3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43-57页 |
·材料 | 第43-47页 |
·甘蓝型黄籽遗传多样性试验材料 | 第43-44页 |
·油菜种子颜色多样性和种子吸胀性试验材料 | 第44-45页 |
·甘蓝型黄籽油菜发芽生理差异试验材料 | 第45页 |
·甘蓝型黄籽与黑籽油菜种子耐储藏性差异研究 | 第45页 |
·黄籽油菜与黑籽油菜耐湿性差异 | 第45-46页 |
·主要仪器和试剂 | 第46-47页 |
·方法 | 第47-57页 |
·甘蓝型油菜种皮颜色和色素种类的多样性 | 第47-48页 |
·甘蓝型黄籽油菜RAPD和SSR遗传多样性试验方法 | 第48-50页 |
·油菜种子生理研究方法 | 第50-57页 |
第4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57-88页 |
·黄籽油菜种子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| 第57-68页 |
·不同类型油菜种子大小、颜色、千粒重和种皮厚度的多样性 | 第57-60页 |
·不同颜色油菜种子色泽的国际颜色标准评价 | 第60-64页 |
·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色素的遗传多样性 | 第64-66页 |
·甘蓝型黄籽油菜皮壳率、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多样性及其相互间关系 | 第66-68页 |
·甘蓝型黄籽油菜RAPD和SSR多样性 | 第68-75页 |
·甘蓝型黄籽油菜RAPD多样性分析 | 第68-71页 |
·不同来源甘蓝型黄籽油菜SSR标记的多样性分析 | 第71-75页 |
·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特性对种子生理的影响 | 第75-88页 |
·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| 第75-78页 |
·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对的种子耐湿性的影响 | 第78-81页 |
·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对的种子储藏特性的影响 | 第81-85页 |
·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对的种子吸胀特性的影响 | 第85-88页 |
第5章 讨论 | 第88-97页 |
·甘蓝型黄籽油菜种子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| 第88-92页 |
·甘蓝型黄籽油菜RAPD和SSR多样性 | 第92-93页 |
·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特性对种子生理的影响 | 第93-97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97-9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8-106页 |
致谢 | 第106-108页 |
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| 第108-110页 |
参与课题 | 第11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