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货币市场基金概论 | 第9-25页 |
第一节 货币市场基金的内涵与特征 | 第9-11页 |
一、货币市场基金的内涵 | 第9页 |
二、货币市场基金的特征 | 第9-11页 |
第二节 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对象和类型 | 第11-15页 |
一、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对象 | 第11-13页 |
二、货币市场基金的类型 | 第13-15页 |
第三节 货币市场基金的运作机制 | 第15-19页 |
一、投资组合管理策略 | 第15-16页 |
二、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 | 第16页 |
三、基金的报价和估值方法 | 第16-17页 |
四、基金申购和赎回方式 | 第17-18页 |
五、基金收益指标与收益分配 | 第18页 |
六、基金税费问题 | 第18-19页 |
第四节 国外货币市场基金的产生和发展 | 第19-25页 |
第二章 中国货币市场基金的产生与发展 | 第25-35页 |
第一节 中国货币市场基金的产生和发展 | 第25-26页 |
第二节 中国货币市场基金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| 第26-29页 |
一、货币市场发展速度快 | 第26-27页 |
二、社会盈余资金充足 | 第27-28页 |
三、金融中介组织顺势推动 | 第28-29页 |
四、法律法规逐步出台 | 第29页 |
第三节 中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特点 | 第29-35页 |
一、发展速度快 | 第29-30页 |
二、收益水平持续走高 | 第30-32页 |
三、投资品种存在局限性 | 第32-33页 |
四、处于起步发展阶段,个人投资者占主体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货币市场基金对中国金融业和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| 第35-42页 |
第一节 对我国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一、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二、对基金公司产生的影响 | 第36页 |
三、对投资者产生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对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一、促进货币市场的发展,提高货币市场的流动性 | 第37页 |
二、促进融资结构比例协调,降低我国金融体系风险 | 第37-38页 |
三、促进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联动,提高金融市场整体效率 | 第38页 |
四、对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影响 | 第38页 |
第三节 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| 第38-42页 |
一、扩大了货币乘数效应 | 第39页 |
二、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 | 第39-40页 |
三、促进货币政策向利率调节转变,发挥利率传导功能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发展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政策建议 | 第42-52页 |
第一节 中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制约因素 | 第42-45页 |
一、货币市场投资工具还不够丰富 | 第42页 |
二、货币市场清算机构和清算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| 第42-43页 |
三、货币市场基金本身存在风险性 | 第43-45页 |
第二节 货币市场基金发展中考虑的几个问题 | 第45-48页 |
一、货币市场基金应该归于M1、M2,还是M3? | 第45-46页 |
二、货币市场基金是否可以投资于商业票据? | 第46-47页 |
三、商业银行可否发行和管理货币市场基金? | 第47-48页 |
第三节 我国发展货币市场基金的建议与对策 | 第48-52页 |
一、促进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| 第48-49页 |
二、推动商业银行发起和管理货币市场基金 | 第49-50页 |
三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,规范货币市场基金操作 | 第50-51页 |
四、构建科学合理的协同监管体制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后记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