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 | 第1-11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17页 |
·国内外对杜仲研究开发状况 | 第11-12页 |
·杜仲的主要药理与营养成分 | 第12-13页 |
·杜仲主要药理功效 | 第13-14页 |
·杜仲对动物的安全性 | 第14页 |
·杜仲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| 第14-15页 |
·杜仲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开发前景 | 第15-16页 |
·本论文意义与主要创新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杜仲提取物对常见鱼类病原菌的体外抑菌实验 | 第17-22页 |
·材料 | 第17-18页 |
·供试菌株 | 第17页 |
·培养基 | 第17-18页 |
·实验药品 | 第18页 |
·主要的试剂 | 第18页 |
·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菌液制备 | 第18页 |
·杜仲药液的制备 | 第18页 |
·最小抑菌浓度(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,MIC)的测定 | 第18-19页 |
·最小杀菌浓度(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,MBC)测定 | 第1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19-20页 |
·杜仲提取物对供试菌株的MIC | 第19-20页 |
·杜仲提取物对供试菌株MBC | 第20页 |
·讨论 | 第20-22页 |
第3章 杜仲提取物对彭泽鲫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| 第22-30页 |
·材料 | 第22-24页 |
·饲料添加剂 | 第22-23页 |
·试验鱼 | 第23页 |
·试验饵料 | 第23页 |
·实验主要药品及配置 | 第23-24页 |
·方法 | 第24-26页 |
·分组及饲养管理 | 第24-25页 |
·饵料分组 | 第24页 |
·试验鱼分组 | 第24-25页 |
·饲养管理 | 第2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5-26页 |
·溶壁微球菌的培养 | 第25页 |
·血清及血细胞的收集 | 第25页 |
·NBT阳性细胞(吞噬细胞、中性细胞、巨嗜细胞)的检测 | 第25页 |
·血清溶菌活力的测定 | 第25页 |
·血清抗菌活力的测定 | 第25-2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6-28页 |
·NBT阳性细胞 | 第26页 |
·溶菌活力 | 第26-27页 |
·抗菌活力 | 第27-28页 |
·讨论 | 第28-30页 |
第4章 杜仲提取物对彭泽鲫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| 第30-37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2页 |
·供试菌株与培养条件 | 第30页 |
·免疫原与吞噬原的制备 | 第30页 |
·供试鱼及饲养条件 | 第30-31页 |
·免疫接种与采血 | 第31页 |
·凝集抗体效价的测定 | 第31页 |
·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力的测定 | 第31页 |
·血液中白细胞杀菌活力的测定 | 第31-32页 |
·免疫鱼攻毒试验 | 第3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凝集抗体效 | 第32页 |
·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 | 第32-33页 |
·血液中白细胞的杀菌活性 | 第33-34页 |
·免疫鱼的保护力 | 第34页 |
·讨论 | 第34-37页 |
第5章 杜仲提取物对彭泽鲫生长性能的影响 | 第37-44页 |
·材料 | 第37-38页 |
·试验鱼 | 第37页 |
·试验药物 | 第37-38页 |
·试验日粮 | 第38页 |
·方法 | 第38页 |
·试验鱼分组 | 第38页 |
·饵料分组 | 第38页 |
·饲养管理 | 第38页 |
·试验测定指标及其方法 | 第38页 |
·生长速率的测定 | 第38页 |
·成活率的测定 | 第3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1页 |
·相对生长速率 | 第38-40页 |
·成活率 | 第40-41页 |
·讨论 | 第41-42页 |
·添加药物对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添加药物对成活率的影响 | 第42页 |
·结论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50页 |
英文缩写符号说明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