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摄影技术论文--各种摄影技术论文--空中摄影论文

基于图像复原的航空摄影前向像移检测及补偿技术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图表索引第9-11页
缩写及符号索引第11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30页
   ·航空成像技术及航空相机的发展第12-21页
     ·航空成像技术的发展第12页
     ·航空侦察相机的特点和分类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国外航空侦察相机的发展概况第13-20页
     ·国内航空侦察相机的发展概况第20页
     ·航空侦察相机的发展趋势第20-21页
   ·像移对航空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及航空像移补偿的必要性第21-22页
   ·像移补偿技术的发展第22-29页
     ·机械式像移补偿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光学式像移补偿法第23页
     ·电子式像移补偿法第23-27页
     ·图像式像移补偿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像移补偿技术的发展趋势第28-29页
   ·课题研究内容第2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二章 航空成像前向像移模糊的建模与频谱分析第30-52页
   ·航空相机的像移分类第30页
   ·前向像移在航空像移中的主导地位第30-35页
     ·像移及其误差计算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像移量的合成第31-33页
     ·计算结果及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·航空相机前向像移导致成像模糊的数学模型及其离散化第35-40页
     ·航空相机前向像移的形成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前向像移模糊的数学建模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模型的离散化第37-40页
   ·模糊图像的频谱分析第40-51页
     ·前向像移模糊的机理及频谱分析第40-46页
     ·离焦模糊的机理及频谱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前向像移模糊和离焦模糊的判别第47-5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三章 图像复原方法研究及其在航空前向像移补偿中的应用第52-66页
   ·图像复原概述第52-54页
     ·图像复原的提出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图像复原方法的分类第53页
     ·图像复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第53-54页
   ·运动模糊图像复原的方法分析第54-65页
     ·多帧融合处理技术在运动图像复原中的应用第55-57页
     ·逆滤波图像复原第57-59页
     ·维纳滤波图像复原第59-62页
     ·差分法复原运动模糊图像第62-6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5-66页
第四章 基于小波方法的航空前向像移模糊图像复原第66-78页
   ·小波分析的若干设定与说明第66-69页
     ·小波变换简介第66页
     ·小波变换用于图像复原的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 ·图像小波变换的若干约定第67-69页
   ·图像退化模型的小波表示第69-72页
     ·图像退化模型第69-70页
     ·小波变换表示图像退化模型第70-72页
   ·基于小波分析的正则化图像复原算法第72-75页
     ·图像退化模型小波表示的正则解方程第72-73页
     ·方程的求解推导第73-75页
   ·小波复原与其它复原法的对比举例第75-7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7-78页
第五章 像移模糊图像复原质量的评价第78-90页
   ·图像质量评价的现状第78页
   ·传统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78-84页
     ·客观图像质量评价第78-81页
     ·主观图像质量评价第81-84页
   ·图像质量评价的新方法第84-89页
     ·基于视觉感知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84-85页
     ·基于视觉兴趣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85-87页
     ·图像质量评价的研究方向第87页
     ·一个运动模糊图像复原质量的判别准则第87-8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9-90页
第六章 模糊图像采集及像移检测和图像复原的对比分析第90-107页
   ·实验平台的搭建和前向像移模糊图像的采集第90-93页
     ·前向像移模糊图像采集实验方案的确定第90页
     ·实验平台的组成结构第90-91页
     ·图像的采集第91-93页
   ·实验采集图像的预处理第93-94页
   ·模糊图像的像移检测及复原结果对比分析第94-10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6-107页
第七章 全文总结第107-109页
   ·本文主要工作内容第107页
   ·论文创新点第107-108页
   ·展望第108-109页
参考文献第109-115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文章发表情况第115-116页
致谢第116-117页
作者简介第117页

论文共11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网络环境下的品牌战略研究
下一篇:高密度电法室内模型与工程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