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页 |
一、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对象 | 第9-17页 |
(一) 国有资产的含义 | 第10-13页 |
1、资产和财产的区别 | 第10-11页 |
2、国有资产的含义 | 第11-13页 |
(二) 国有资产的界定 | 第13-17页 |
1、“小金库”财产能否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 | 第13-15页 |
2、国有资产增值部分能否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 | 第15-16页 |
3、国有单位中使用、管理、运输的私人资产能否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 | 第16-17页 |
二、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观行为 | 第17-24页 |
(一) “违反国家规定” | 第17-20页 |
1、“国家规定”的范围 | 第17-19页 |
2、“违反国家规定”的内容 | 第19-20页 |
(二) “以单位名义” | 第20-21页 |
(三) “集体私分给个人” | 第21-24页 |
1、何谓私分 | 第21页 |
2、私分行为的特征 | 第21-23页 |
3、私分的范围 | 第23-24页 |
三、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 | 第24-37页 |
(一)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性质 | 第25-28页 |
(二)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范围 | 第28-34页 |
1、国有控股、参股企业能否成为本罪的主体 | 第28-29页 |
2、名为有限责任公司实为国有公司的单位能否成为本罪的主体 | 第29-31页 |
3、单位的分支机构或内设部门能否成为本罪的主体 | 第31-33页 |
4、政府成立的临时性机构能否成为本罪的主体 | 第33-34页 |
(三) 私分国有资产罪责任人员的界定 | 第34-37页 |
1、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范围 | 第35-36页 |
2、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范围 | 第36-37页 |
四、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界限 | 第37-44页 |
(一) 罪与非罪的认定 | 第38-40页 |
1、私分国有资产罪与滥发奖金行为的界限 | 第38-39页 |
2、私分国有资产罪与增发奖金促生产私分行为的界限 | 第39-40页 |
(二) 私分国有资产罪与共同贪污行为的界限 | 第40-42页 |
(三) 私分国有资产罪犯罪数额的认定与思考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后记 | 第47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