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2-2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20页 |
·通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·辐照增容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| 第16-19页 |
·发展新的辐照增容方法的必要性 | 第19-20页 |
·本论文构思及目的 | 第20页 |
·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·本论文创新点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23-27页 |
·主要原料 | 第23页 |
·实验装置及设备 | 第23-24页 |
·试样制备 | 第24页 |
·性能测试与表征 | 第24-27页 |
第三章 高密度聚乙烯(HDPE)的臭氧化反应研究 | 第27-42页 |
·聚烯烃的臭氧光氧化与热氧化反应 | 第27-29页 |
·臭氧化反应条件对HDPE 分子链化学结构的影响 | 第29-37页 |
·薄膜试样的臭氧光氧化与热氧化 | 第29-33页 |
·臭氧浓度的影响 | 第30页 |
·反应环境温度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紫外光照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紫外光照与反应环境温度的协同作用 | 第32页 |
·紫外光强度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粉料试样的臭氧光氧化与热氧化 | 第33-35页 |
·臭氧浓度的影响 | 第33页 |
·反应环境温度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紫外光照的影响 | 第34页 |
·紫外光照与反应环境温度的协同作用 | 第34-35页 |
·粒料试样的臭氧光氧化与热氧化 | 第35-37页 |
·臭氧浓度的影响 | 第35页 |
·反应环境温度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紫外光照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臭氧化HDPE 分子中含氧极性基团的归属 | 第37-39页 |
·真空干燥对大分子过氧化氢(POOH)的鉴别 | 第37页 |
·碱解反应对羰基的鉴别 | 第37-38页 |
·~1HNMR对羧基的确认 | 第38-39页 |
·储存时间对臭氧化HDPE 分子中COOH 含量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臭氧化HDPE 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| 第40页 |
·臭氧化HDPE 的氧化降解产物研究 | 第40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臭氧化HDPE/绢英粉(STC)共混体系的研究 | 第42-58页 |
·臭氧化反应对HDPE 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| 第42-47页 |
·HDPE分子链化学结构的变化 | 第42-46页 |
·傅立叶红外光谱(FTIR)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分子量及其分布(GPC)测定 | 第43-44页 |
·差示扫描量热(DSC)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广角X 射线衍射(WAXD)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臭氧化对HDPE 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46页 |
·臭氧化对HDPE 流变性能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臭氧化HDPE/STC 共混体系的界面相互作用 | 第47-52页 |
·扫描电镜(SEM)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衰减全反射红外(ATR)分析 | 第48页 |
·差示扫描量热法(DSC)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声发射(AE)分析 | 第49-51页 |
·Zeta 电势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臭氧化HDPE/STC体系的流变性能 | 第52-53页 |
·臭氧化HDPE/STC体系的力学性能 | 第53-57页 |
·STC 含量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·臭氧化时间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·偶联剂处理STC 的协同增韧作用 | 第56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五章 臭氧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(UHMWPE)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| 第58-72页 |
·臭氧化对UHMWPE 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| 第58-66页 |
·UHMWPE 分子链化学结构的变化 | 第58-63页 |
·傅立叶红外光谱(FTIR)分析 | 第58-60页 |
·动态接触角(DCA)测定 | 第60页 |
·臭氧化UHMWPE 粘均分子量测定 | 第60-61页 |
·差示扫描量热(DSC)分析 | 第61-62页 |
·广角X 射线衍射(WAXD)分析 | 第62-63页 |
·臭氧化对UHMWPE 加工性能的影响 | 第63-66页 |
·臭氧化对UHMWPE 熔体流动速率(MFR)的影响 | 第63页 |
·臭氧化UHMWPE 的转矩流变测定 | 第63-65页 |
·臭氧化UHMWPE 挤出物的表面质量 | 第65-66页 |
·臭氧化对UHMWPE 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66页 |
·臭氧化UHMWPE/滑石粉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 | 第66-71页 |
·差示扫描量热(DSC)分析 | 第66-68页 |
·广角X 射线衍射(WAXD)分析 | 第68页 |
·扫描电镜(SEM)分析 | 第68-70页 |
·臭氧化对UHMWPE/滑石粉共混体系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 | 第70页 |
·臭氧化UHMWPE/滑石粉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| 第70-7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六章 聚碳酸酯/臭氧化茂金属乙烯-1-辛烯共聚物(POE)共混体系的研究 | 第72-97页 |
·臭氧化对POE 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| 第72-76页 |
·POE 分子链化学结构的变化 | 第72-75页 |
·傅立叶红外光谱(FTIR)分析 | 第72-74页 |
·粘均分子量测定 | 第74-75页 |
·臭氧化POE 的力学性能 | 第75页 |
·臭氧化POE 熔体流动速率的变化 | 第75-76页 |
·PC/臭氧化POE 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 | 第76-88页 |
·扫描电镜(SEM)分析 | 第76-77页 |
·Molau实验 | 第77-78页 |
·PC/臭氧化POE 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| 第78-80页 |
·PC/臭氧化POE 共混体系的抗溶剂性能 | 第80-82页 |
·PC/臭氧化POE 共混体系的耐沸水性能 | 第82-84页 |
·PC/臭氧化POE 共混体系的低温冲击强度 | 第84页 |
·PC/臭氧化POE 共混体系缺口冲击强度的壁厚依赖性 | 第84-85页 |
·PC/臭氧化POE 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 | 第85-88页 |
·PC/臭氧化POE/硅灰石填充体系 | 第88-96页 |
·扫描电镜(SEM)分析 | 第88-90页 |
·PC/臭氧化POE/硅灰石填充体系的力学性能及抗溶剂性能 | 第90-92页 |
·PC/臭氧化POE/硅灰石填充体系的流变性能 | 第92-9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6-97页 |
第七章 尼龙6(PA6)/臭氧化苯乙烯-乙烯/丁二烯-苯乙烯嵌段共聚物(SEBS)共混体系的研究 | 第97-111页 |
·臭氧化对SEBS 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| 第97-100页 |
·SEBS分子链化学结构的变化 | 第97-98页 |
·SEBS分子量的变化 | 第98-99页 |
·SEBS熔体指数的变化 | 第99-100页 |
·SEBS力学性能的变化 | 第100页 |
·PA6/臭氧化SEBS 共混体系的结构表征 | 第100-103页 |
·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(ATR)分析 | 第100-101页 |
·Molau实验 | 第101页 |
·广角X 射线衍射(WAXD)分析 | 第101-102页 |
·扫描电镜(SEM)分析 | 第102-103页 |
·臭氧化反应时间对PA6/臭氧化SEBS 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103-106页 |
·臭氧化SEBS含量对PA6/臭氧化SEBS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106-107页 |
·PA6/臭氧化SEBS 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 | 第107-11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0-111页 |
第八章 结论 | 第111-11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3-125页 |
附录(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) | 第125-126页 |
致谢 | 第126-127页 |
声明 | 第12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