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声学工程论文--振动、噪声及其控制论文--振动和噪声的控制及其利用论文

舷侧阵声纳安装平台隔振系统振动控制技术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8页
致谢第8-12页
第一章 引言第12-28页
   ·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·舰船振动噪声源分析第13-15页
     ·机械设备振动噪声第14页
     ·螺旋桨振动噪声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水动力噪声第15页
   ·舰船中自身振动与噪声控制第15-20页
     ·舰船振动、噪声被动控制第16-17页
     ·舰船振动、噪声主动控制第17-20页
   ·智能材料在舰船振动与噪声主动控制中的应用第20-24页
     ·压电材料的应用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电/磁流变液的应用第21-22页
     ·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应用第22-24页
     ·形状记忆合金的应用第24页
   ·主动振动控制中控制律的研究第24-25页
   ·舷侧阵声纳安装平台隔振系统振动控制研究现状第25-26页
   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6-28页
第二章 舷侧阵声纳安装平台隔振系统设计第28-41页
   ·概述第28-30页
     ·舷侧阵声纳概述第28-30页
     ·舰船舷侧振动概述第30页
     ·课题对舷侧阵隔振要求第30页
   ·舷侧阵声纳安装平台隔振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30-32页
   ·舷侧阵声纳安装平台被动隔振系统参数优化第32-40页
     ·被动隔振系统模型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舷侧阵声纳安装平台被动隔振系统响应分析第33页
     ·舷侧阵声纳安装平台被动隔振系统参数优化第33-38页
     ·参数优化的结果第38-4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三章 舷侧阵声纳安装平台隔振系统主动驱动器设计第41-60页
   ·概述第41-42页
   ·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设计第42-45页
     ·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基本结构第42页
     ·超磁致伸缩棒的设计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激励线圈设计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偏置磁场设置第44-45页
   ·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特性测试第45-47页
     ·预压力—位移第45-46页
     ·输出位移与驱动力的关系第46-47页
     ·迟滞特性第47页
   ·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转换模型与分析第47-51页
     ·超磁致非线性建模概述第47-48页
     ·超磁致伸缩驱动器Preisach模型第48页
     ·Preisach平面第48-50页
     ·Preisach模型的实现第50-51页
   ·基于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的Preisach模型权函数辨识第51-57页
     ·BP神经网络的建立第52-53页
     ·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第53-55页
     ·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·基于ILC的超磁致伸缩驱动器输出线性化第57-59页
     ·线性化第57-58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四章 舷侧阵声纳安装平台隔振系统流固耦合分析第60-72页
   ·概述第60页
   ·舷侧阵声纳安装平台隔振系统流固耦合分析第60-67页
     ·流体动压力计算第61-64页
     ·节点动压力第64-65页
     ·等效节点载荷第65-66页
     ·舷侧阵声纳安装平台隔振系统耦合振动方程第66-67页
   ·被动隔振系统的振动传递率第67-68页
   ·主动隔振系统的振动传递率分析第68-71页
     ·位移反馈时振动传递率第68-69页
     ·速度反馈时振动传递率第69-70页
     ·加速度反馈时振动传递率第70-7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1-72页
第五章 基于LMI的舷侧阵声纳安装平台隔振系统H_∞控制研究第72-86页
   ·概述第72-73页
     ·H_∞控制理论概述第72页
     ·舷侧阵声纳安装平台隔振系统主动控制律选择第72-73页
   ·舷侧阵声纳安装平台隔振系统的状态方程第73-74页
   ·基于LMI的H_∞控制器设计第74-77页
   ·基于LMI的H_∞控制器求解第77-79页
   ·舷侧阵声纳安装平台隔振系统的H_∞控制闭环系统稳定性分析第79-80页
   ·舷侧阵声纳安装平台隔振系统的H_∞控制仿真研究第80-8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5-86页
第六章 舷侧阵声纳安装平台隔振系统实验研究第86-94页
   ·隔振系统主动控制实验系统第86-90页
     ·实验系统硬件设计第86-87页
     ·主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87-90页
   ·舷侧阵声纳安装平台隔振系统振动控制实验研究第90-9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2-94页
第七章 结论与展望第94-96页
   ·主要工作及结论第94-95页
   ·展望第95-96页
参考文献第96-104页
攻博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104页

论文共10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WTO多边投资框架的非歧视原则研究
下一篇:组织工程预塑形多孔支架的制备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