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养老金财务问题研究
1 引言 | 第1-12页 |
·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页 |
·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9-10页 |
·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| 第10页 |
·创新和不足 | 第10-11页 |
·文中相关概念说明 | 第11-12页 |
2 研究文献及理论综述 | 第12-18页 |
·国外养老金基金筹资改革趋势 | 第12-15页 |
·从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过渡 | 第12-14页 |
·从社会统筹制向个人账户制发展 | 第14页 |
·从单一的国家筹资向多层次、多支柱筹资发展 | 第14-15页 |
·筹资形式从缴费制向缴税制发展 | 第15页 |
·国外养老金基金投资运营改革趋势 | 第15-18页 |
·投资运营管理模式 | 第15-16页 |
·投资运营监管 | 第16-18页 |
·养老金基金投资特点 | 第18页 |
3 我国养老金财务改革的现状及成因 | 第18-26页 |
·财务改革现状 | 第18-20页 |
·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0-22页 |
·成因分析 | 第22-26页 |
·结论 | 第26页 |
4 养老金基金筹资管理 | 第26-40页 |
·筹资模式的选择 | 第27-31页 |
·不同筹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| 第27-29页 |
·国际比较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我国筹资模式的选择 | 第31页 |
·政府、企业和个人行为的博弈分析 | 第31-37页 |
·政府和个人之间的博弈 | 第31-34页 |
·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 | 第34-37页 |
·对筹资管理的建议 | 第37-40页 |
·调整“统账比例”并实行分账管理 | 第37页 |
·逐步解决转制成本 | 第37-38页 |
·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| 第38-39页 |
·扩大筹资范围和渠道 | 第39页 |
·加强对养老金征缴力度 | 第39页 |
·积极控制筹资风险 | 第39-40页 |
5 养老金基金投资管理 | 第40-56页 |
·投资运营模式选择 | 第40-44页 |
·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思考 | 第40-42页 |
·基于成本收益观的思考 | 第42-43页 |
·适合我国的投资模式 | 第43-44页 |
·投资策略的改进 | 第44-50页 |
·投资方式和工具的选择 | 第45-46页 |
·逐渐放宽投资于股票的限制 | 第46-48页 |
·扩大投资领域和运用新工具 | 第48页 |
·恰当运用投资组合理论 | 第48-50页 |
·投资风险管理 | 第50-53页 |
·对投资风险的定性管理 | 第50-51页 |
·对投资的定量管理 | 第51-53页 |
·设置风险补偿机制 | 第53页 |
·政府对投资的监管 | 第53-56页 |
·投资监管模式的选择 | 第53-54页 |
·对投资的监管措施 | 第54-56页 |
·基金管理人的绩效评价 | 第56页 |
6 其他相关问题 | 第56-59页 |
·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| 第56-57页 |
·完善激励制度 | 第57页 |
·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| 第57-58页 |
·完善技术支持结构 | 第58页 |
·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 | 第58页 |
·重视加强基金核算 | 第58-59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| 第62-63页 |
声明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