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供销管理论文

营销风险形成机理与预警控制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第一章 营销风险研究概述第9-23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背景及现实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现实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国内外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研究的发展及影响第11-16页
     ·国外企业风险管理研究的发展及影响第11-15页
     ·我国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研究的发展及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·国内外企业风险预警研究的发展及现状第16-19页
     ·国外企业风险预警研究的发展及影响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我国企业风险预警研究的发展与现状第17-19页
   ·营销风险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本论文结构第19-23页
     ·营销风险管理与预警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本论文的结构第21-23页
第二章 营销风险形成机理及管理第23-45页
   ·营销风险的本质及特征第23-28页
     ·营销风险的本质第23-26页
     ·营销风险的特征第26-28页
   ·营销风险的形成机理第28-36页
     ·营销环境突变形成风险的原因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 ·营销系统振荡形成风险的原因分析第30-34页
     ·营销管理失效形成风险的原因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·营销风险管理设想和含义第36-41页
     ·营销风险管理的设想第36-39页
     ·营销风险管理的含义第39-41页
   ·营销风险管理的目标和程序第41-45页
     ·营销风险管理目标第41-43页
     ·营销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第43-45页
第三章 营销风险指标体系建立第45-67页
   ·营销风险特征指标识别方法第45-51页
     ·感知营销风险的方法第46-49页
     ·分析营销风险的方法第49-51页
   ·营销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处理第51-55页
     ·宏观营销风险观测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1-53页
     ·微观营销风险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3-55页
   ·营销风险衡量指标确立第55-63页
     ·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营销风险评价指标第55-61页
     ·用时差分析法确定营销风险预警指标第61-63页
   ·用AHP法确定营销风险衡量指标权重第63-67页
第四章 营销风险衡量模型构建第67-85页
   ·营销风险FA-BP评价模型的建立第67-77页
     ·对FA评价指标的正则化处理第67-72页
     ·基于优化BP神经网络的营销风险衡量第72-76页
     ·利用概率法确定营销风险等级第76-77页
   ·营销风险的预测模型第77-85页
     ·营销风险的预测模型第77-80页
     ·利用蒙特-卡罗模拟进行营销风险预测第80-85页
第五章 营销风险预警方式确立第85-101页
   ·微观营销风险预警第85-90页
     ·分析和识别预警要素第86页
     ·预警风险等级划分第86-88页
     ·营销风险报警报告系统第88-90页
   ·宏观营销风险预警第90-93页
     ·宏观营销风险预警先行指标第90-91页
     ·对宏观营销风险指标的感知判断第91-93页
   ·营销风险预警与防范系统第93-101页
     ·营销风险预警与防范系统的组成第93-96页
     ·营销风险预警防范系统应用第96-101页
第六章 营销风险决策与控制第101-125页
   ·营销风险决策第101-110页
     ·影响营销风险决策的因素第101-105页
     ·营销风险决策方法第105-110页
   ·营销风险控制处理第110-121页
     ·营销风险控制处理对策第110-116页
     ·营销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第116-121页
   ·增强企业抗营销风险能力的三大对策建议第121-125页
     ·加强营销信用建设第122页
     ·创新营销运行模式第122-124页
     ·建立健全营销风险责任制第124-125页
第七章 结论与研究展望第125-129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与局限性第125-127页
     ·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第125-126页
     ·本文研究的局限性第126-127页
   ·对营销风险管理研究的展望第127-129页
     ·对营销风险管理研究的展望第127-128页
     ·有待研究的深层问题第128-129页
参考文献第129-139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、主持科研项目及获奖第139-146页
致谢第146页

论文共1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沈亚之的生平与创作
下一篇:卡冈的艺术社会学思想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