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| ·课题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| ·大气紫外传输模型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3-14页 |
| 第二章 大气传输基本理论 | 第14-21页 |
| ·地球大气的基本构成及分层 | 第14-15页 |
| ·大气光传输的基本理论与参量 | 第15-21页 |
| ·光传输的常用参量 | 第15-16页 |
| ·比尔朗伯定律 | 第16-17页 |
| ·光传输的散射理论及模型 | 第17-21页 |
| ·单粒子散射 | 第17-18页 |
| ·多次散射 | 第18-21页 |
| 第三章 紫外光大气传输理论 | 第21-40页 |
| ·Mie散射基本理论 | 第21-23页 |
| ·Mie散射系数a_n和b_n | 第21页 |
| ·消光效率因子Q_e,散射效率因子Q_s,吸收效率因子Q_a | 第21-22页 |
| ·散射函数β(θ,φ) | 第22页 |
| ·散射相函数P(θ,φ) | 第22-23页 |
| ·紫外大气传输中的散射与吸收 | 第23-40页 |
| ·消光系数 | 第23-38页 |
| ·大气气溶胶粒子消光系数 | 第23-30页 |
| ·大气气体分子散射系数 | 第30-35页 |
| ·大气气体分子吸收系数 | 第35-38页 |
| ·相函数 | 第38-40页 |
| 第四章 紫外光大气传输的模拟 | 第40-48页 |
| ·紫外光大气辐射传输方程 | 第40-41页 |
| ·紫外光大气辐射传输方程的解法 | 第41-44页 |
| ·辐射传输方程的解析解和数值解 | 第41-42页 |
| ·离散坐标法 | 第42-44页 |
| ·紫外光大气传输模拟模型的编程实现 | 第44-48页 |
| ·30km到80km模型的建立 | 第44-45页 |
| ·程序运行实例 | 第45-48页 |
| 第五章 MODTRAN软件对紫外大气传输的模拟 | 第48-61页 |
| ·LOWTRAN和MODTRAN软件介绍 | 第48-50页 |
| ·MODTRAN运行实例 | 第50-61页 |
| ·30km~80km大气的紫外光传输透过率 | 第50-55页 |
| ·总透过率 | 第50-51页 |
| ·臭氧透过率 | 第51-53页 |
| ·氧分子透过率 | 第53-54页 |
| ·分子散射透过率 | 第54-55页 |
| ·30km~80km大气的太阳紫外分布 | 第55-61页 |
| ·与大气层顶太阳紫外分布的比较 | 第55-56页 |
| ·不同漫射天顶角下漫射辐射光强度分布 | 第56-61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| ·本文主要贡献 | 第61页 |
| ·工作展望 | 第61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-65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