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引言 | 第1-12页 |
第二章 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| 第12-19页 |
·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| 第12-14页 |
·人力资源管理 | 第12-13页 |
·教师人力资源管理 | 第13-14页 |
·教师人力资源的特性 | 第14-16页 |
·教师人力资源的一般特性 | 第14-15页 |
·教师人力资源的特殊性 | 第15-16页 |
·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| 第16-17页 |
·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| 第17-19页 |
·互补原理 | 第17页 |
·公平竞争原理 | 第17页 |
·激励原理 | 第17页 |
·人——职匹配原理 | 第17-18页 |
·动态适应原理 | 第18页 |
·培训开发原理 | 第18页 |
·文化凝聚原理 | 第18页 |
·新陈代谢原理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| 第19-35页 |
·高校教师人力资源规划 | 第19-21页 |
·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任务 | 第20页 |
·高校教师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| 第20-21页 |
·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招募、甄选和聘任 | 第21-25页 |
·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招募、甄选和聘任程序 | 第21-24页 |
·在聘任的过程中,应该引进什么样的人才 | 第24-25页 |
·高校教师的激励 | 第25-29页 |
·教师激励的概念和内容 | 第25-26页 |
·教师激励的模式 | 第26-28页 |
·教师激励的形式 | 第28-29页 |
·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价 | 第29-30页 |
·教师绩效评价的特点 | 第29-30页 |
·教师绩效评价程序 | 第30页 |
·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 | 第30-35页 |
·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形成过程 | 第30-31页 |
·学习型组织的理念与模式 | 第31-35页 |
第四章 中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5-39页 |
·管理者素质问题 | 第35-36页 |
·管理机构问题 | 第36页 |
·人才引进过程中的问题 | 第36-37页 |
·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 | 第37页 |
·教师职称评聘和评价机制问题 | 第37-39页 |
第五章 日本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借鉴 | 第39-51页 |
·日本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概况 | 第39-42页 |
·政府法规对教师的一般管理 | 第39页 |
·高校教师的管理体制 | 第39-40页 |
·日本教师管理的特征 | 第40-42页 |
·日本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| 第42-49页 |
·日本高校教师的招募、甄选和聘任 | 第42-45页 |
·日本教师的薪金和福利待遇 | 第45页 |
·日本教师的培训 | 第45-47页 |
·日本教师的晋升制度 | 第47-49页 |
·日本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对我们的几点启示 | 第49-51页 |
·师资来源向高学历发展是日本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趋势 | 第49页 |
·兼职教师队伍的崛起成为日本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| 第49页 |
·骨干教师年轻化是保持教师队伍生机和活力的基础 | 第49-50页 |
·防止“近亲繁殖 | 第50页 |
·强化教师的评估,重视教师职业技能的考核工作 | 第50-51页 |
第六章 新世纪中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角色定位 | 第51-58页 |
·新世纪对高校教师的要求 | 第51-53页 |
·必须树立远大理想及献身教育的人生观念,实现奉献自我的价值现 | 第51页 |
·必须树立“爱即师魂”的观念,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| 第51-52页 |
·必须确立正确的人才观 | 第52页 |
·必须树立宽广的服务观 | 第52页 |
·必须迅速适应科学发展形势,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 | 第52页 |
·必须掌握与素质教育相关的知识 | 第52-53页 |
·必须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方法 | 第53页 |
·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角色定位 | 第53-58页 |
·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| 第53-55页 |
·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| 第55页 |
·社会事业的共建者 | 第55-56页 |
·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| 第56页 |
·终身学习的学习者 | 第56页 |
·教育创新的开拓者 | 第56-58页 |
第七章 中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中应采取的对策 | 第58-62页 |
·转变人才管理观念 | 第58-59页 |
·调整高校基层组织 | 第59页 |
·完善引进人才机制 | 第59-60页 |
·以人为本,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| 第59页 |
·科学设岗,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 | 第59页 |
·制定政策,吸引高层次人才 | 第59-60页 |
·把好考察关,保证引进人才的质量 | 第60页 |
·完善用人制度 | 第60页 |
·改革工资分配制度 | 第60-61页 |
·大力加强教师人力资源的软件建设 | 第61-62页 |
结束语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6-67页 |
附录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