准噶尔盆地南缘弃耕地植被自然恢复的研究
摘要 | 第1-8页 |
前言 | 第8-9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9-16页 |
·弃耕地的概念 | 第9-10页 |
·新疆弃耕地成因 | 第10页 |
·弃耕地研究进展 | 第10-13页 |
·弃耕地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生态学原理 | 第13页 |
·弃耕地植被的自然恢复 | 第13-15页 |
·弃耕地植被的人工恢复与重建 | 第15-16页 |
·小结 | 第16页 |
2 测区概况 | 第16-18页 |
·地理位置 | 第16页 |
·地形地势 | 第16-17页 |
·土壤状况 | 第17页 |
·气候条件 | 第17页 |
·水资源状况 | 第17-18页 |
·植被分布 | 第18页 |
3 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1页 |
·样区选择与取样 | 第18-19页 |
·土壤理化性状 | 第19-21页 |
·统计与分析 | 第21页 |
4 结果与分析 | 第21-38页 |
·灌木样方结果与分析 | 第21-26页 |
·样方内柽柳平均株数的比较 | 第24-25页 |
·粗探耕种活动对柽柳株数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·草本样方的结果与分析 | 第26-29页 |
·草本优势种对弃耕地自然恢复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土壤理化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5页 |
·弃耕地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| 第31-32页 |
·弃耕地土壤ph、氮、磷、钾含量的变化 | 第32-35页 |
5 对退耕还林的思考 | 第35-36页 |
6 结论 | 第36-37页 |
7 创新与展望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2页 |
附表(1) | 第42-44页 |
附表(2)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