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川二矿区2~#矿体F17以东矿山开拓系统及采矿工艺优化
第一章 前言 | 第1-16页 |
1.1 概述 | 第10-12页 |
1.2 设计基本原则 | 第12页 |
1.3 设计方案主要内容 | 第12-14页 |
1.4 项目综合评价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国内外地下金属矿山采矿方法现状 | 第16-27页 |
2.1 我国地下金属矿山采矿方法的技术发展 | 第16-24页 |
2.1.1 崩落采矿法的技术发展现状 | 第16-19页 |
2.1.2 空场采矿法的技术发展现状 | 第19-21页 |
2.1.3 充填采矿法的技术发展现状 | 第21-22页 |
2.1.4 金川矿山采矿方法 | 第22-24页 |
2.2 国外充填采矿法的发展现状 | 第24-27页 |
第三章 地质 | 第27-36页 |
3.1 矿区地质 | 第27-31页 |
3.1.1 矿区地质概况 | 第27-28页 |
3.1.2 矿床地质 | 第28-31页 |
3.2 矿床水文地质条件 | 第31-33页 |
3.2.1 水文气象 | 第31页 |
3.2.2 矿床水文地质特征 | 第31-32页 |
3.2.3 矿坑充水因素分析 | 第32页 |
3.2.4 涌水量预测 | 第32-33页 |
3.3 矿床地质储量 | 第33-36页 |
3.3.1 矿床工业指标 | 第33-34页 |
3.3.2 批准的地质储量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开拓采准系统优化 | 第36-47页 |
4.1 开拓系统 | 第36-40页 |
4.1.1 金川矿山开拓系统 | 第36页 |
4.1.2 F17以东初步设计开拓系统 | 第36-39页 |
4.1.3 开拓系统优化 | 第39-40页 |
4.2 采准方案优化 | 第40-47页 |
4.2.1 采准方案 | 第40-41页 |
4.2.2 采准方案比较与选择 | 第41-47页 |
第五章 采矿方法研究 | 第47-79页 |
5.1 开采范围及开采技术条件 | 第47-51页 |
5.1.1 开采现状与开采范围 | 第47-50页 |
5.1.2 F17以东开采技术条件 | 第50-51页 |
5.2 采矿方法 | 第51-58页 |
5.2.1 金川矿山采矿方法的演变 | 第51-52页 |
5.2.2 断面形状的选择 | 第52-54页 |
5.2.3 采矿方法的比较 | 第54-58页 |
5.3 采矿工艺优化 | 第58-79页 |
5.3.1 六角形形成过程研究 | 第58-60页 |
5.3.2 六角型断面形状及规格 | 第60-63页 |
5.3.3 采场布置形式 | 第63页 |
5.3.4 凿岩爆破 | 第63-70页 |
5.3.5 充填系统及工艺 | 第70-72页 |
5.3.6 采场结构优化 | 第72-76页 |
5.3.7 进路回采方案优化 | 第76-79页 |
第六章 经济效益分析 | 第79-81页 |
6.1 设计方案优化效益分析 | 第79页 |
6.2 提前投产所产生的效益分析 | 第79-81页 |
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| 第81-83页 |
7.1 结论 | 第81-82页 |
7.2 建议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