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法学各部门论文--刑法论文

持有型犯罪研究

前言第1页
第一部分 持有型犯罪概述第10-19页
 一、 国内外立法概括第10-12页
 二、 现代持有型犯罪的立法沿革第12-14页
  (一) 国际上持有型犯罪的立法进程第12页
  (二) 我国持有型犯罪的立法进程第12-14页
 三、 持有型犯罪的特征第14-16页
  (一) 犯罪对象的特定性第14-15页
  (二) 主观上的故意性第15页
  (三) 归责的特殊性第15-16页
 四、 持有型犯罪的立法目的和立法意义第16-19页
  (一) 持有型犯罪的特殊性第16-18页
  (二) 持有型犯罪的立法目的和立法意义第18-19页
第二部分 持有型犯罪中持有探析第19-35页
 一、 持有简介第19-20页
  (一) 持有的含义第19页
  (二) 持有的形式第19-20页
  (三) 持有成立条件第20页
 二、 持有的行为性讨论第20-24页
  (一) 国内外关于持有性质的学说第20-21页
  (二) 持有状态说分析第21-24页
 三、 持有的行为形式归属第24-35页
  (一) 持有的行为形式归属的有关学说第24-25页
  (二) 对第三种行为方式论的质疑第25-30页
  (三) 对不作为说的质疑第30-33页
  (四) 对择一说的质疑第33-34页
  (五) 作为说论证第34-35页
第三部分 持有型犯罪的主观方面第35-50页
 一、 持有型犯罪的主观方面的特征第35-39页
  (一) 刑法上罪过概述第35-36页
  (二) 持有型犯罪的主观方面分析第36-38页
  (三) 实践中持有型犯罪的主观方面的认定第38-39页
 二、 持有型犯罪与严格责任第39-46页
  (一) 刑法中严格责任简述第40页
  (二) 持有型犯罪严格责任论第40-42页
  (三) 持有型犯罪严格责任否定论第42-46页
 三、 持有型犯罪主观方面与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第46-50页
主要参考书目第50-52页
后记第52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时期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研究
下一篇:城市污水处理能量模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