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1 引言 | 第12-14页 |
2 民事“执行难”问题概述 | 第14-17页 |
·“执行难”的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民求“执行难”问题的主要表现 | 第15-17页 |
·被执行人难寻 | 第15页 |
·被执行财产难找 | 第15-16页 |
·协助执行人不积极履行协助执行的义务 | 第16页 |
·应执行财产难动 | 第16-17页 |
3 民事“执行难”产生的原因探析 | 第17-23页 |
·执行法律法规不健全,立法滞后 | 第17-18页 |
·配套体制缺陷 | 第18-19页 |
·我国民事执行机关设置上的缺陷及成因分析 | 第18页 |
·我国民事执行救济与执行监督 | 第18-19页 |
·法院自身的原因 | 第19-20页 |
·执行人员任职资格不明确,素质良莠不齐 | 第19页 |
·执行人员工作方式简单,态度粗暴 | 第19-20页 |
·执行工作中存在随意性现象 | 第20页 |
·司法环境缺陷 | 第20-23页 |
·法律的权威性不足 | 第20-21页 |
·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文化 | 第21页 |
·诚信制度缺失 | 第21-23页 |
4 台湾地区、国外民事执行立法借鉴 | 第23-27页 |
·台湾地区民事执行立法状况 | 第23页 |
·法国民事执行立法状况 | 第23-24页 |
·德国民事执行立法状况 | 第24-25页 |
·美国民事执行立法状况 | 第25-27页 |
5 破解民事执行难之对策 | 第27-39页 |
·加强执行立法,完善我国执行体系 | 第27-29页 |
·制定专门的强制执行法 | 第27-28页 |
·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律制裁体系 | 第28-29页 |
·完善与民事执行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 | 第29页 |
·坚持司法改革,完善执行体制 | 第29-35页 |
·改革执行机构,完善管理体制 | 第30-32页 |
·执行救济制度的完善 | 第32-33页 |
·改善外部沟通体制 | 第33页 |
·借鉴国外先进的执行理念,建立执行信息收集体制 | 第33-34页 |
·创新执行措施 | 第34页 |
·金钱债权执行制度的完善 | 第34-35页 |
·加大管理力度,提高执行能力 | 第35-36页 |
·提高法院执行人员的自身素质 | 第35-36页 |
·明确协助执行人的责任 | 第36页 |
·改善司法环境,保障法院执行 | 第36-39页 |
·坚决克服地方保护主义,为人民法院执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| 第36页 |
·提高公民法制意识,引导当事人主动履行判决 | 第36-37页 |
·加强诚信体制建设,严惩逃避执行的老赖 | 第37页 |
·化解社会矛盾,提倡执行和解 | 第37-39页 |
6 结论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作者简历 | 第42-44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