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27页 |
·铌及铌合金基本性质 | 第12-14页 |
·铌的物理性能 | 第12页 |
·铌的化学性能 | 第12-14页 |
·高温铌合金 | 第14页 |
·抗氧化铌合金 | 第14-19页 |
·铌的氧化 | 第15-16页 |
·抗氧化铌合金 | 第16-19页 |
·铌合金防护涂层 | 第19-25页 |
·难熔金属防护涂层原理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铌合金防护涂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| 第20-22页 |
·涂层的制备方法 | 第22-25页 |
·研究课题的确定及意义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试验内容与方法 | 第27-37页 |
·铌合金表面高温防护涂层材料的选择 | 第27-32页 |
·耐热合金涂层 | 第27-28页 |
·贵金属涂层 | 第28页 |
·铝化物涂层 | 第28-29页 |
·硅化物涂层 | 第29-30页 |
·本论文采用的涂层体系 | 第30-32页 |
·制备工艺的制定 | 第32页 |
·高温抗氧化的涂层料浆的制备 | 第32-34页 |
·基体的预处理 | 第32-33页 |
·合金粉末的制备 | 第33页 |
·料浆的制备 | 第33-34页 |
·料浆的加涂 | 第34页 |
·胚体的干燥 | 第34页 |
·胚体的烧结 | 第34页 |
·涂层抗氧化性能测试 | 第34-35页 |
·静态抗氧化实验 | 第35页 |
·热震抗氧化实验 | 第35页 |
·实验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X-Ray衍射分析 | 第35页 |
·SEM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EDS能谱分析 | 第36页 |
·显微硬度分析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改性硅化物涂层 | 第37-49页 |
·引言 | 第37页 |
·一次熔烧涂层表面形貌和成分研究 | 第37-41页 |
·表面形貌 | 第37-40页 |
·二次熔烧工艺涂层表面形貌与成分 | 第40-41页 |
·涂层抗氧化性能研究 | 第41-43页 |
·静态抗氧化 | 第41-42页 |
·抗循环氧化 | 第42-43页 |
·氧化动力学 | 第43页 |
·高温过程中二次熔烧涂层成分与结构变化 | 第43-46页 |
·表面形貌、成分与组织 | 第43-45页 |
·截面成分与组织 | 第45-46页 |
·涂层中裂纹的形成与扩展 | 第46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四章 超高温抗氧化MoSi_2涂层 | 第49-60页 |
·前言 | 第49-50页 |
·原始涂层形貌与结构 | 第50-51页 |
·涂层抗氧化性能 | 第51页 |
·静态抗氧化 | 第51页 |
·抗循环氧化 | 第51页 |
·高温氧化过程对涂层的作用 | 第51-55页 |
·涂层形貌与结构的变化 | 第52-54页 |
·涂层的扩散通道 | 第54-55页 |
·涂层失效后的形貌和结构 | 第55页 |
·氧分压和温度对MoSi_2涂层抗氧化机理的影响 | 第55-57页 |
·氧化膜中的热应力及破坏方式 | 第57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五章 MoSi_2涂层与铌基体界面反应扩散的研究 | 第60-71页 |
·前言 | 第60-61页 |
·模型的建立 | 第61-66页 |
·反应扩散的过程及特点 | 第62-63页 |
·反应扩散动力学 | 第63-66页 |
·数值计算 | 第66-68页 |
·扩散系数的计算 | 第66-67页 |
·相宽的计算 | 第67-68页 |
·数值分析与模型评估 | 第68-6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9-71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