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详细摘要 | 第1-9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一、单位犯罪综述 | 第10-16页 |
(一) 国外有关国家刑法对单位(法人)犯罪的理论研究和立法状况 | 第10-13页 |
(二) 我国对单位犯罪的理论研究和立法状况 | 第13-16页 |
二、单位成为犯罪主体的理性思考及其解构 | 第16-26页 |
(一) 单位成为犯罪主体的理性思考 | 第16-19页 |
(二) 单位主体的特征 | 第19-21页 |
(三) 单位犯罪主体的解构 | 第21-26页 |
三、单位复合主体中单位组织的界定 | 第26-43页 |
(一) 公司、企业的主体资格 | 第26-33页 |
(二) 国家机关的主体资格 | 第33-36页 |
(三) 事业单位、团体的主体资格 | 第36-37页 |
(四) 单位主体的特别情况 | 第37-43页 |
四、单位复合主体中单位成员的界定 | 第43-50页 |
(一) 单位成员负刑事责任的要件解析 | 第43-45页 |
(二)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认定 | 第45-47页 |
(三)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 | 第47-50页 |
五、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理论 | 第50-55页 |
(一) 单位主体内部的共同犯罪问题 | 第50-51页 |
(二) 单位主体与其他主体在犯罪中的关系 | 第51-55页 |
结束语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