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4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31页 |
·室内空气品质简介 | 第15-20页 |
·室内空气品质(Indoor Air Quality)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·室内空气污染危害 | 第16-17页 |
·室内主要污染物 | 第17-19页 |
·空气品质评价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空气净化装置 | 第20-26页 |
·静电式空气净化装置 | 第21-22页 |
·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 | 第22-23页 |
·吸附式空气净化装置 | 第23-26页 |
·空气净化装置评价标准与方法 | 第26-30页 |
·测试条件(尘源) | 第27-28页 |
·实验平台 | 第28页 |
·评价指标 | 第28页 |
·国内外对比及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8-30页 |
·本文研究意义与内容 | 第30-31页 |
第二章 室内空气质量调查和评价方法研究 | 第31-4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1-33页 |
·基本情况 | 第31页 |
·测试参数与仪器 | 第31-32页 |
·主观问卷调查 | 第32-3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3-38页 |
·现场环境测试 | 第33-34页 |
·热舒适参数统计 | 第33页 |
·空气品质参数 | 第33-34页 |
·调查问卷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热舒适与温度的关系 | 第35-36页 |
·人体满意度与各污染物浓度的关系 | 第36-37页 |
·人体满意度与多因素线性拟合 | 第37-38页 |
·结论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集中空调用空气净化装置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| 第40-53页 |
·集中空调空气净化装置相关标准规范 | 第40-4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42-46页 |
·尘源的研发 | 第43-45页 |
·污染源发生器的选择 | 第45-46页 |
·测试装置 | 第46-47页 |
·测试样品 | 第47-49页 |
·测试方法 | 第49-51页 |
·尘源类型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尘源浓度影响 | 第50页 |
·不同风速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计数效率、PM10 和 PM2.5 效率测试结果比较 | 第51页 |
·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四章 单体式空气净化装置性能测试方法研究 | 第53-67页 |
·单体式空气净化器简介 | 第53页 |
·单体式空气净化器测试标准 | 第53-5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54-58页 |
·测试设备的研发 | 第54-58页 |
·环境试验舱 | 第54-56页 |
·舱体 | 第54-56页 |
·空气净化系统 | 第56页 |
·遥控式污染源发生装置 | 第56-57页 |
·空气采样系统 | 第57-58页 |
·测试仪器与设备 | 第58-59页 |
·测试方法研究 | 第59-66页 |
·颗粒物净化效果评价 | 第59-62页 |
·尘源 | 第59-61页 |
·测试时间 | 第61-62页 |
·化学污染物净化效果评价 | 第62-66页 |
·风量 | 第62-63页 |
·测试时间的计算 | 第63-65页 |
·污染物测试仪器的使用 | 第65-66页 |
·二次污染物测定方法 | 第66页 |
·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67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附录 | 第74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7-7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9页 |
RESUME | 第79页 |
导师简介 | 第79-80页 |
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| 第80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