筑路机械电液混合智能冷却系统的研制
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18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11-13页 |
·当前筑路机械冷却系统存在的问题 | 第11-12页 |
·当前改进冷却系统的技术方案 | 第12-13页 |
·课题的提出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对电液比例技术控制冷却系统的研究 | 第14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内容及技术要求 | 第1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·筑路机械智能冷却系统的要求 | 第15页 |
·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 | 第15-18页 |
·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| 第15-16页 |
·系统具体技术路线及实现的功能 | 第16-18页 |
·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控制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·液压油系统的冷却系统 | 第17-18页 |
2 主要液压元件和驱动电机的选型 | 第18-25页 |
·原冷却系统中水泵风扇消耗功率及转矩的确定 | 第18-21页 |
·冷却系统需要散热量的计算 | 第18-19页 |
·冷却水的循环量及水泵消耗功率的计算 | 第19-20页 |
·冷却水的循环量计算 | 第19页 |
·水泵消耗功率计算 | 第19-20页 |
·冷却空气需要量及风扇功率计算 | 第20-21页 |
·冷却空气需要量的计算 | 第20页 |
·风扇消耗功率的计算 | 第20-21页 |
·计算原冷却系统驱动水泵及风扇的转矩 | 第21页 |
·功率转矩修正 | 第21-22页 |
·液压马达选型计算 | 第22-23页 |
·液压油泵的选型 | 第23-24页 |
·电液比例阀的选型 | 第24页 |
·液压油冷却系统中直流电机的选型 | 第24-25页 |
3 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| 第25-60页 |
·温度传感器的选择及信号采集放大电路 | 第25-28页 |
·温度传感器的选择及安装位置的确定 | 第25-27页 |
·信号采集放大电路的设计 | 第27-28页 |
·系统硬件设计 | 第28-41页 |
·微处理器的选择 | 第28-32页 |
·A/D转换接口电路设计 | 第32-36页 |
·ADC0809主要技术指标 | 第32-34页 |
·ADC0809功能介绍和硬件接口电路 | 第34-36页 |
·D/A转换接口电路设计 | 第36-40页 |
·DAC0832的主要技术指标 | 第37页 |
·DAC0832的硬件接口电路 | 第37-40页 |
·系统驱动电路设计 | 第40-41页 |
·电液比例阀的驱动电路设计 | 第40页 |
·电动机的驱动 | 第40-41页 |
·电源电路设计 | 第41-43页 |
·系统软件设计 | 第43-56页 |
·程序语言与内存的划分 | 第43-44页 |
·程序编辑语言 | 第43页 |
·内存地址规划 | 第43-44页 |
·系统主要程序模块 | 第44-56页 |
·主程序模块和中断服务程序模块 | 第44-46页 |
·数据检测分析处理子程序模块 | 第46-56页 |
·系统抗干扰设计 | 第56-60页 |
·硬件抗干扰设计 | 第57-59页 |
·时钟电路抗干扰设计 | 第57页 |
·印刷线路板的合理设计与布局 | 第57-59页 |
·软件抗干扰设计 | 第59-60页 |
4 测试记录 | 第60-64页 |
·测试A/D转换模块 | 第60页 |
·温度采样及其处理电路与ADC0809的匹配性能 | 第60-61页 |
·发动机冷却控制系统性能初步测试 | 第61-62页 |
·液压系统冷却控制系统的性能测试 | 第62-64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7页 |
·结论 | 第64-65页 |
·展望 | 第65-67页 |
·课题展望 | 第65-66页 |
·筑路机械冷却系统的发展展望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