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绪 论 | 第1-19页 |
·本论文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| 第9-11页 |
·轧辊磨床的特点 | 第9-10页 |
·轧辊磨床的发展趋势 | 第10页 |
·开发数控轧辊磨床的必要性 | 第10-11页 |
·数控技术的发展历史 | 第11-12页 |
·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| 第12页 |
·开放式数控系统 | 第12-16页 |
·开放式数控的特点 | 第12-13页 |
·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| 第13-14页 |
·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情况 | 第14-16页 |
·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6-19页 |
2 PMAC多轴运动控制卡 | 第19-27页 |
·PMAC性能介绍 | 第19-21页 |
·伺服控制器性能 | 第19页 |
·PMAC的功能 | 第19-20页 |
·PMAC的连接特性 | 第20页 |
·PMAC的适应能力 | 第20-21页 |
·PMAC硬件介绍 | 第21-24页 |
·硬件结构的开放性 | 第21页 |
·PMAC硬件组成 | 第21-23页 |
·PMAC主要附件双端口RAM介绍 | 第23-24页 |
·PMAC软件介绍 | 第24-26页 |
·软件结构的开放性 | 第24页 |
·PMAC-EXECUTIVE for WINDOWS (PEWIN) | 第24-25页 |
·PCOMM32 | 第25页 |
·PTALKDT | 第25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3 轧辊磨床数控系统硬件组成 | 第27-33页 |
·轧辊磨床数控系统总体结构 | 第27页 |
·轧辊磨床数控系统硬件结构 | 第27-32页 |
·工业PC机 | 第29-30页 |
·多轴运动控制卡 | 第30页 |
·安川伺服驱动器及伺服电机 | 第30-31页 |
·直流调速电机和欧陆直流调速装置 | 第31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4 系统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| 第33-44页 |
·轧辊磨床数控软件需求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概述 | 第33页 |
·用户需求 | 第33-34页 |
·软件编程环境-Delphi7.0简介 | 第34页 |
·软件开发方法 | 第34-36页 |
·轧辊磨床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| 第36-38页 |
·软件的工作机理 | 第36-37页 |
·上位机应用程序 | 第37-38页 |
·数控软件各模块的功能分析 | 第38-40页 |
·系统初始化 | 第38页 |
·加工参数设置 | 第38-40页 |
·加工过程 | 第40页 |
·测量选择 | 第40页 |
·测量曲线再现 | 第40页 |
·PLC诊断 | 第40页 |
·砂轮补偿与修整 | 第40页 |
·系统帮助 | 第40页 |
·系统软件部分功能模块的实现 | 第40-41页 |
·系统初始化 | 第40-41页 |
·特殊曲线编程 | 第41页 |
·系统调试 | 第41-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5 数控系统PLC程序与运动程序设计 | 第44-52页 |
·PLC程序简介 | 第44-45页 |
·PLC的含义 | 第44页 |
·PLC的分类 | 第44-45页 |
·本系统PLC的特点 | 第45-47页 |
·PLC程序编辑和调试环境 | 第46页 |
·PLC程序中使用的变量 | 第46页 |
·PLC程序的基本框架 | 第46-47页 |
·PLC程序的基本指令 | 第47页 |
·PLC程序的开关量 | 第47页 |
·PLC程序的运行 | 第47页 |
·PLC各功能的实现 | 第47-48页 |
·工件和砂轮主轴功能 | 第48页 |
·PMAC运动程序简介 | 第48-49页 |
·坐标系和轴的运动单元 | 第48页 |
·运动程序的基本框架 | 第48-49页 |
·运动程序的语法 | 第49页 |
·运动程序的编写、执行和保存 | 第49页 |
·本数控系统运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9-51页 |
·磨削平辊的运动程序 | 第50页 |
·磨削锥度曲线的运动程序 | 第50-51页 |
·磨削正弦曲线的运动程序 | 第51页 |
·磨削特殊曲线的运动程序 | 第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6 结 论 | 第52-53页 |
致 谢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