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等级公路路面管理辅助决策系统研究
第1章 绪论 | 第1-14页 |
1.1 路面管理的由来 | 第8页 |
1.2 路面管理定义 | 第8页 |
1.3 路面管理系统组成和作用 | 第8-10页 |
1.3.1 数据采集系统 | 第8页 |
1.3.2 数据库系统 | 第8-9页 |
1.3.3 决策系统 | 第9-10页 |
1.4 国外的路面管理系统 | 第10-12页 |
1.4.1 世界银行的路面管理系统 | 第10页 |
1.4.2 美国的路面管理系统 | 第10-11页 |
1.4.3 其他的路面管理系统 | 第11-12页 |
1.5 我国对路面管理系统的研究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路面管理辅助决策系统需求分析 | 第14-23页 |
2.1 高等级公路养护现状 | 第14-16页 |
2.1.1 高等级公路定义 | 第14页 |
2.1.2 高等级公路养护分类 | 第14页 |
2.1.3 高等级公路养护特点 | 第14-15页 |
2.1.4 当前养护机构设置 | 第15页 |
2.1.5 路面管理辅助决策系统的必要性 | 第15-16页 |
2.2 分析决策问题及其涉及的范围 | 第16页 |
2.3 系统功能 | 第16-17页 |
2.3.1 网级功能 | 第17页 |
2.3.2 项目级功能 | 第17页 |
2.4 辅助决策系统对路面管理决策的改进 | 第17-18页 |
2.4.1 信息采集 | 第17-18页 |
2.4.2 信息处理 | 第18页 |
2.4.3 信息使用 | 第18页 |
2.5 系统数据需求 | 第18-23页 |
2.5.1 路面使用性能指标 | 第18-21页 |
2.5.2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标准 | 第21-23页 |
第3章 路面管理辅助决策系统结构及功能设计 | 第23-29页 |
3.1 路面管理辅助决策系统结构 | 第23-24页 |
3.2 DSS的一般组成 | 第24-26页 |
3.2.1 用户界面 | 第24页 |
3.2.2 问题处理器 | 第24页 |
3.2.3 数据库子系统 | 第24-26页 |
3.3 系统运行过程 | 第26-27页 |
3.3.1 路面管理过程 | 第26-27页 |
3.3.2 系统内部工作流程 | 第27页 |
3.4 决策的内部生成 | 第27-29页 |
第4章 数据库子系统 | 第29-34页 |
4.1 数据库的作用 | 第29页 |
4.2 数据库分类 | 第29-30页 |
4.2.1 静态数据库 | 第29页 |
4.2.2 动态数据库 | 第29-30页 |
4.3 PMDSS的数据库管理 | 第30页 |
4.4 数据流图 | 第30页 |
4.5 数据字典 | 第30-31页 |
4.6 概念结构设计 | 第31-32页 |
4.6.1 局部视图的设计 | 第31页 |
4.6.2 视图的集成 | 第31-32页 |
4.7 逻辑结构设计 | 第32页 |
4.8 信息储存 | 第32页 |
4.9 基于数据库的系统功能实现 | 第32-33页 |
4.10 物理设计 | 第33-34页 |
4.10.1 确定数据的存储安排 | 第33页 |
4.10.2 存取路径的选择与调整 | 第33-34页 |
第5章 高等级公路路面管理决策方法研究 | 第34-47页 |
5.1 决策目标 | 第34页 |
5.2 路网养护需求分析及养护方案统计 | 第34-37页 |
5.2.1 养护需求分析 | 第34-37页 |
5.2.2 养护方案统计 | 第37页 |
5.3 确定决策依据 | 第37-42页 |
5.3.1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 | 第37-39页 |
5.3.2 交通流预测 | 第39-40页 |
5.3.3 经济效益分析 | 第40-42页 |
5.4 决策模型及算法 | 第42-44页 |
5.4.1 模型 | 第42-43页 |
5.4.2 求解模型 | 第43-44页 |
5.5 决策示例 | 第44-47页 |
结论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