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造宜人的街巷空间--以丽江为例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·论题阐释 | 第9-11页 |
·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·论文的框架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人性化空间的涵义和构成 | 第13-28页 |
·“人性化”的理论基础 | 第13-17页 |
·人性化外部空间 | 第17-20页 |
·人性化街巷空间的构成元素 | 第20-28页 |
第三章 我国传统街巷空间的人性化特征分析 | 第28-41页 |
·我国传统街巷空间的人性化特征之形式层面 | 第28-33页 |
·我国传统街巷空间的人性化特征之结构层面 | 第33-37页 |
·我国传统街巷空间的人性化特征之文化观念层面 | 第37-41页 |
第四章 街巷空间中人的研究 | 第41-64页 |
·街巷空间中的人 | 第41-43页 |
·人的需求层次 | 第43-64页 |
第五章 人性化街巷的设计手法 | 第64-85页 |
·空间 | 第64-74页 |
·绿化 | 第74-77页 |
·水体 | 第77-80页 |
·硬质铺地 | 第80-82页 |
·环境小品 | 第82-85页 |
结语 | 第85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1页 |
附录A 图片目录 | 第91-93页 |
附录B 表格目录 | 第93-94页 |
附录C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| 第94-95页 |
致谢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