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抚育的研究
| 1 引言 | 第1-28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外风景游憩林抚育研究进展 | 第12-28页 |
| ·风景林、游憩林及风景游憩林的概念和范畴 | 第12-13页 |
| ·风景林类型划分 | 第13页 |
| ·国内外森林抚育与森林景观及森林生长关系研究现状 | 第13-21页 |
| ·国内外风景评价研究现状 | 第21-27页 |
| ·目前国内外有关风景林抚育的一般结论 | 第27-28页 |
| 2 研究地区自然社会概况和森林现状 | 第28-31页 |
| ·自然地理概况 | 第28-29页 |
| ·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 | 第28页 |
| ·气候 | 第28页 |
| ·岩石及土壤 | 第28页 |
| ·植被 | 第28-29页 |
| ·社会经济条件 | 第29页 |
| ·经济条件 | 第29页 |
| ·交通条件 | 第29页 |
| ·人文景观 | 第29页 |
| ·林场的发展史 | 第29-30页 |
| ·森林问题现状 | 第30-31页 |
| ·景观问题现状 | 第30页 |
| ·生长问题现状 | 第30-31页 |
| 3 林分经营类型划分及抚育方法 | 第31-65页 |
| ·林分类型划分的一般问题 | 第31-33页 |
| ·林分经营类型划分目的 | 第31页 |
| ·林分经营类型划分的原则 | 第31-32页 |
| ·经营类型划分因子制定的依据 | 第32页 |
| ·经营类型划分方法 | 第32页 |
| ·林分经营类型划分的数据来源 | 第32-33页 |
| ·立地因子定性分级 | 第33页 |
| ·统计方法 | 第33页 |
| ·西山林分经营类型分类 | 第33-49页 |
| ·侧柏 | 第33-41页 |
| ·刺槐 | 第41-45页 |
| ·油松 | 第45-49页 |
| ·不同类型林分的抚育措施 | 第49-57页 |
| ·抚育遵循的原则 | 第49-50页 |
| ·抚育强度确定 | 第50-51页 |
| ·不同树种林分类型林分的抚育措施 | 第51-57页 |
| ·灌木林抚育 | 第57-65页 |
| ·西山林场灌木林现状 | 第57-58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58-59页 |
| ·研究结果 | 第59-65页 |
| 4 西山风景林林分合理抚育密度的确定 | 第65-73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65页 |
| ·研究结果 | 第65-73页 |
| ·侧柏林 | 第65-68页 |
| ·刺槐林 | 第68-70页 |
| ·油松林 | 第70-73页 |
| 5 风景游憩林抚育景观评判与环境因子分析 | 第73-87页 |
| ·样地调查和研究方法 | 第73-76页 |
| ·标准地设定 | 第73页 |
| ·调查因子确定 | 第73页 |
| ·测定方法 | 第73-74页 |
| ·林内景观的拍摄规范 | 第74页 |
| ·景观评判方式 | 第74-75页 |
| ·林内定性景观要素分解及部分项目说明 | 第75-76页 |
| ·结果分析 | 第76-87页 |
| ·景观影响分析 | 第76-82页 |
| ·环境因子分析 | 第82-87页 |
| 6 讨论 | 第87-98页 |
| ·风景游憩林抚育理论的研究 | 第87-93页 |
| ·培育采摘游憩林 | 第93页 |
| ·林分抚育技术讨论 | 第93-97页 |
| ·有待解决的问题 | 第97-98页 |
| 7 结论 | 第98-10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1-110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110-111页 |
| 导师简介 | 第111-113页 |
|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| 第113-114页 |
| 致谢 | 第114-11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