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法学各部门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经济法论文

公司社会责任制度研究

一、 公司社会责任产生的背景第1-18页
 (一) 公司社会责任产生的时代背景第9-13页
  (1) 公司的飞速发展及其带来的巨大影响第9-11页
  (2) 公司巨型化的种种弊端第11-13页
 (二) 公司社会责任产生的思想渊源第13-17页
  (1) 功利主义法学对公司社会责任的贡献第13-14页
  (2) 社会学法学对公司社会责任的贡献第14-15页
  (3) 所有权社会化对公司社会责任的贡献第15-17页
  (4) 公司社会责任发展中法学家的推动作用第17页
 (三) 公司社会责任存在的现实意义第17-18页
  (1) 公司社会责任对公司本身的现实意义第17-18页
  (2) 公司社会责任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现实意义第18页
  (3) 公司社会责任对整个社会的现实意义第18页
二、 公司社会责任的定义和特征第18-22页
 (一) 关于公司社会责任定义有代表性的观点第18-20页
  (1) 国外关于公司社会责任定义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第19页
  (2) 国内关于公司社会责任定义的有代表性的观点第19-20页
  (3) 笔者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定义第20页
 (二) 公司社会责任的本质特征第20-22页
  (1) 一种积极责任或主动责任第20-21页
  (2) 权利主体是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第21页
  (3) 是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的结合体第21页
  (4) 是公司目标由一元化到多元化的飞跃第21-22页
  (5) 相比之下具有派生性和从属性第22页
三、 公司社会责任的范围第22-24页
 (一) 确定公司社会责任的指导思想第22-23页
 (二) 确定公司社会责任的具体标准第23-24页
 (三) 根据上述标准确定的公司社会责任的范围第24页
四、 公司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的详尽论述第24-33页
 (一) 对劳动者的责任第25-26页
 (二) 对消费者的责任第26-27页
 (三) 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责任第27-28页
 (四) 对公司债权人的责任第28-29页
 (五) 对其所在的社区的建设责任第29-30页
 (六) 对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共事业的责任第30-31页
 (七) 对非法行为的监控责任第31-33页
五、 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构建第33-40页
 (一) 国内外有关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第33-36页
  (1) 国外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第33-35页
  (2) 国内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与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状况第35-36页
 (二) 建立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制度的必备条件第36-37页
  (1) 思想理论基础第36-37页
  (2) 社会基础第37页
  (3) 法律基础第37页
 (三) 公司社会责任的具体构建第37-40页
  (1) 指导思想--要树立“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承担社会责任有所区别的并重”的思想第37-38页
  (2) 在制度上鼓励公司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第38页
  (3) 激励机制及相应的配套机制的设置第38-40页
  (4) 有关立法模式的选择第40页
六、 结语第40-43页

论文共4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长江经济带开发与重庆市经济发展研究
下一篇:李日华的绘画史观念及其成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