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弗朗索瓦·莫里亚克小说中的“阴郁”原型
前言 | 第1-9页 |
第一章 阴郁的诗意创作 | 第9-13页 |
一、 描绘阴郁图景的小说家 | 第9-10页 |
二、 阴郁的原型概念 | 第10-13页 |
第二章 阴郁的原型性意象 | 第13-23页 |
一、 荒原意象 | 第14-15页 |
二、 “埃雷布”意象 | 第15-17页 |
三、 雾的意象 | 第17-19页 |
四、 火的意象 | 第19-21页 |
五、 原型性意象小结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阴郁的原型性人物 | 第23-36页 |
一、 “可怕的母亲” | 第23-26页 |
二、 “毒蛇”与“魔鬼” | 第26-30页 |
三、 阴郁的“天使” | 第30-32页 |
四、 “西西弗斯” | 第32-35页 |
五、 原型性人物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原型性文体--泛化的忏悔体 | 第36-42页 |
一、 “忏悔体”概述 | 第36-38页 |
二、 莫里亚克“忏悔体”的特征 | 第38-42页 |
第五章 阴郁的原型性主题 | 第42-51页 |
一、 原罪 | 第42-43页 |
二、 拯救 | 第43-45页 |
三、 社会性罪恶 | 第45-48页 |
四、 孤独、忧郁与虚无 | 第48-50页 |
五、 原型性主题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六章 莫里亚克的宗教理想与阴郁原型 | 第51-54页 |
一、 基督教教义与莫里亚克“原型”观念 | 第51-52页 |
二、 莫里亚克的宗教理想与原型的阴郁性 | 第52-54页 |
结束语 | 第54-56页 |
注释 | 第56-58页 |
主要参考书目 | 第58-60页 |
附录: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| 第60-61页 |
后记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