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文献综述 | 第1-25页 |
·森林土壤凋落物层及其作用 | 第7-9页 |
·森林土壤凋落物层 | 第7页 |
·森林土壤凋落物对森林土壤的作用 | 第7-9页 |
·土壤中的有机酸 | 第9-23页 |
·土壤中有机酸的来源 | 第9-12页 |
·有机残体的分解 | 第9-10页 |
·微生物代谢 | 第10-11页 |
·植物根系分泌 | 第11页 |
·凋落物分解释放 | 第11-12页 |
·土壤有机酸的含量 | 第12-13页 |
·有机酸在物质循环和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| 第13-20页 |
·参与土壤矿物的风化、形成,改变矿物的表面化学性质 | 第13-14页 |
·与土壤单体铝的相互作用与铝毒的缓解 | 第14-15页 |
·使土壤难溶性磷有效化 | 第15-18页 |
·土壤难溶性铁与有机酸螯合而活化 | 第18-19页 |
·影响Zn、Cu、Mn、Cd、Pb等重金属元素的有效性 | 第19-20页 |
·土壤有机酸过量积累对植物生长发育的直接影响(毒害作用) | 第20-21页 |
·有机酸的测定 | 第21-23页 |
·本项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| 第23-25页 |
2 研究方法及探索 | 第25-41页 |
·实验样品的获取 | 第25-27页 |
·采样地区概况 | 第25页 |
·凋落物样品收集与制备 | 第25-27页 |
·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 | 第27页 |
·凋落物中有机酸的气相色谱分析 | 第27-37页 |
·仪器设备及主要条件 | 第27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27-28页 |
·色谱条件的选择 | 第28-30页 |
·载气流速的选择 | 第28页 |
·色谱柱的选择 | 第28-29页 |
·柱温的选择 | 第29页 |
·气化温度的选择 | 第29-30页 |
·检测器及其温度的选择 | 第30页 |
·进样时间及进样量 | 第30页 |
·有机酸标样的配制 | 第30-31页 |
·各有机酸标准溶液进样浓度与峰面积相关性的确定 | 第31-32页 |
·凋落物样品前处理(衍生化反应) | 第32-33页 |
·样品分析的定性与定量 | 第33页 |
·方法的可行性检验 | 第33-37页 |
·最小检出限 | 第33-34页 |
·方法精密度、重复性测定 | 第34页 |
·回收率测定 | 第34-37页 |
·有机酸释放土壤磷素养分实验 | 第37-41页 |
·土壤磷的提取 | 第37-38页 |
·基本提取过程 | 第37页 |
·浸出液脱色问题 | 第37-38页 |
·浸出液中磷的比色测定 | 第38-41页 |
3 结果分析 | 第41-52页 |
·凋落物中有机酸的种类与含量 | 第41-47页 |
·草酸对森林暗棕壤磷的释放效应 | 第47-52页 |
·不同浓度草酸溶液对暗棕壤磷的释放效应 | 第47-48页 |
·多次连续浸提的解磷效果 | 第48-49页 |
·草酸累积荷载量与土壤磷释放量的关系 | 第49-50页 |
·有机酸释放土壤磷素养分的数量估算 | 第50-52页 |
4 结论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