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绪论 | 第1-13页 |
·课题的提出 | 第7-8页 |
·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8-11页 |
·CAD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| 第8-10页 |
·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产品的开发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课题的总体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1-13页 |
·总体思路 | 第11页 |
·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1-13页 |
2 汽车制动器专用CAD系统概要设计 | 第13-21页 |
·需求分析 | 第13-14页 |
·系统需求 | 第13页 |
·功能需求 | 第13-14页 |
·性能需求 | 第14页 |
·系统体系结构与功能模型 | 第14-16页 |
·系统体系结构 | 第14-15页 |
·功能模型 | 第15-16页 |
·系统运行支撑平台 | 第16-19页 |
·硬件平台 | 第16-17页 |
·软件平台 | 第17-19页 |
·系统技术实现方案 | 第19-20页 |
·接口设计 | 第20-21页 |
3 Pro/ENGINEER二次开发技术研究 | 第21-33页 |
·基本概念 | 第21-23页 |
·对象、操作与函数 | 第21-22页 |
·函数原型 | 第22页 |
·函数错误状态检测 | 第22页 |
·宽字符串类型(Wide String) | 第22-23页 |
·Pro/TOOLKIT程序的工作方式 | 第23-25页 |
·同步模式(Synchronous Mode) | 第24页 |
·异步模式(Asynchronous Mode) | 第24-25页 |
·Pro/TOOLKIT程序结构 | 第25-27页 |
·Pro/TOOLKIT程序必须包含的文件 | 第25页 |
·Pro/TOOLKIT程序初始化与中断函数 | 第25-27页 |
·主函数Main() | 第27页 |
·资源文件与菜单 | 第27-30页 |
·资源文件 | 第27-29页 |
·菜单 | 第29-30页 |
·Pro/TOOLKIT程序的编译与连接 | 第30-31页 |
·构建makefile文件 | 第30-31页 |
·编译连接程序 | 第31页 |
·Pro/TOOLKIT程序的注册 | 第31-32页 |
·应用程序的发布 | 第32-33页 |
4 制动器典型参数化零部件库的构建 | 第33-45页 |
·基于Pro/ENGINEER的参数化设计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基于程序库的参数化方法 | 第33页 |
·基于参数化图库的参数化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Pro/ENGINEER提供的参数化工具 | 第34-36页 |
·家族表(Family Tab) | 第34-35页 |
·Pro/PROGRAM模块 | 第35页 |
·尺寸与关联(Dimensions and Relation) | 第35-36页 |
·制动器零部件参数化模型的建立 | 第36-39页 |
·制动器结构分析及其离散化 | 第36-37页 |
·零部件数据定义 | 第37页 |
·零部件的参数化模型建立 | 第37-39页 |
·制动器参数化模型的建立 | 第39-41页 |
·零部件之间尺寸及装配约束 | 第39页 |
·关于制动器装配方法 | 第39-41页 |
·制动器零部件数据库的构建 | 第41-43页 |
·零部件参数化图库构建 | 第41-42页 |
·制动器及零部件数据库构建策略 | 第42-43页 |
·输入参数管理界面 | 第43-45页 |
·界面设计 | 第43-44页 |
·界面与应用程序通讯 | 第44-45页 |
5 系统及部分零部件模板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5-58页 |
·库系统设计 | 第45-48页 |
·库系统管理 | 第45-46页 |
·库内容操作 | 第46-48页 |
·活塞Ⅰ设计 | 第48-50页 |
·外摩擦衬块总成 | 第50-54页 |
·外摩擦片设计 | 第50-51页 |
·外摩擦片底板设计 | 第51-53页 |
·外消音片设计 | 第53-54页 |
·系统运行实例 | 第54-58页 |
6 制动器设计计算程序库其它模块 | 第58-70页 |
·制动器数值仿真计算模块 | 第58-65页 |
·液压制动系统 | 第58-59页 |
·制动过程数学模型的构建 | 第59-63页 |
·模块运行实例 | 第63-65页 |
·汽车制动器设计资料库 | 第65-70页 |
·对制动器设计资料库的要求及实现形式 | 第65-66页 |
·设计资料库的总体结构 | 第66-67页 |
·设计资料库的设计与实现 | 第67-70页 |
7 总结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