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1-31页 |
第一章 H-FABP的主要作用 | 第14-17页 |
·FABP_s理化特性 | 第14-15页 |
·H-FABP的主要功能 | 第15-16页 |
·作为FA的转运载体,调节细胞脂肪酸的代谢 | 第15页 |
·作协同因子(cofactor)增强以代谢为基础的细胞合成 | 第15页 |
·调节细胞增殖和生长 | 第15页 |
·参与细胞内FA隔室化分布 | 第15-16页 |
·参与胰岛素信息传递 | 第16页 |
·参与硒和前列腺素代谢 | 第16页 |
·解除长链FA,脂酰CoA的细胞毒性作用 | 第16页 |
·通过对FA的调节影响体内多种生物活性肽的生物学效应 | 第16页 |
·H-FABP的生理效应 | 第16-17页 |
·H-FABP在高血压病中的生理意义 | 第17页 |
第二章 猪H-FABP基因及其与IMF含量的关系 | 第17-27页 |
·候选基因法 | 第18-19页 |
·影响IMF含量的候选基因 | 第19-20页 |
·猪H-FABP基因 | 第20-21页 |
·猪H-FABP基因的定位 | 第20页 |
·猪H-FABP基因序列分析 | 第20页 |
·猪H-FABP基因的遗传多态性 | 第20-21页 |
·猪A-FABP基因 | 第21-22页 |
·A-FABP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定位 | 第21页 |
·A-FABP基因的遗传变异IMF含量的相关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IMF研究进展 | 第22-23页 |
·IMF的生成 | 第22-23页 |
·IMF对猪肉风味的影响 | 第23页 |
·H-FABP基因的多态性与IMF的关系 | 第23-27页 |
第三章 与本研究相关的分子标记在猪分子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| 第27-31页 |
·PCR-RFLP标记技术 | 第27-29页 |
·RFLP标记的优缺点与PCR-RFLP技术 | 第27页 |
·PCR-RFLP技术在猪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| 第27-29页 |
·PCR-RFLP技术标记H-FABP基因及A-FABP基因 | 第27页 |
·用PCR-RFLP技术标记ESR基因和FSH β亚基基因 | 第27-28页 |
·用PCR-RFLP技术检测Hal基因 | 第28页 |
·用PCR-RFLP技术检测PGH基因 | 第28页 |
·用PCR-RFLP分析SLA基因 | 第28页 |
·用PCR-RFLP分析线粒体DNA(mtDNA) | 第28-29页 |
·PCR-RFLP技术的研究展望 | 第29页 |
·RAPD标记 | 第29-31页 |
·RAPD原理 | 第29页 |
·RAPD的优缺点及在猪育种中的应用 | 第29-31页 |
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| 第31-59页 |
前言 | 第31页 |
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31-40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1-34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31-32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32-33页 |
·生化试剂与生物学试剂 | 第32-33页 |
·普通试剂 | 第33页 |
·溶液与缓冲液 | 第33-34页 |
·采样所用溶液 | 第33-34页 |
·血样及组织样中提取DNA所用溶液 | 第34页 |
·RAPD及PCR-RFLP分析所用溶液 | 第34页 |
·实验仪器设备 | 第3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4-40页 |
·样本的采集与保存 | 第34-35页 |
·耳组织样中DNA的提取与分离 | 第35页 |
·血样中DNA的提取与分离 | 第35-36页 |
·DNA质量检测、纯化及浓度计算 | 第36-37页 |
·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 | 第36页 |
·分光光度法检测DNA | 第36页 |
·DNA的纯化 | 第36-37页 |
·RAPD标记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反应混合液的组成 | 第37页 |
·RAPD-PCR反应程序 | 第37页 |
·RAPD-RCR反应产物的电泳 | 第37页 |
·图象分析 | 第37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37-38页 |
·PCR-RFLP DNA标记分析 | 第38-40页 |
·反应混合液的组成与制备 | 第38页 |
·PCR-RFLP的PCR反应程序 | 第38页 |
·PCR-RFLP的PCR反应产物的电泳检测 | 第38页 |
·PCR-RFLP的PCR反应产物的限制性酶切 | 第38-39页 |
·酶切产物的电泳 | 第39页 |
·图象分析 | 第39页 |
·数据分析方法 | 第39-40页 |
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40-48页 |
·不同猪种和野猪基因组DNA检测 | 第40-41页 |
·不同猪种和野猪RAPD标记 | 第41-44页 |
·RAPD-PCR图谱 | 第41-42页 |
·RAPD标记结果分析 | 第42-44页 |
·池DNA的RAPD结果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品种个体间基因组DNA的RAPD结果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不同猪种及野猪H-FABP基因5`-端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的PCR-PFLP标记 | 第44-48页 |
·H-FABP基因PCR产物检测 | 第44页 |
·H-FABP基因5`-端上游区PCR产物HinfⅠ的酶切结果 | 第44页 |
·H-FABP基因第二内含子区PCR产物HaeⅢ酶切结果 | 第44-45页 |
·H-FABP基因第二内含子PCR产物MspⅠ酶切结果 | 第45页 |
·H-FABP基因5`-端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PCR产物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结果基因判定 | 第45-46页 |
·HinfⅠ酶切结果的基因型判定。 | 第45页 |
·HaeⅢ酶切结果的基因型判定 | 第45页 |
·Msp酶切结果的基因型判定 | 第45-46页 |
·基因型分布及基因频率 | 第46-47页 |
·基因型及基因频率Hardy-Weinberg平衡状态的检测 | 第47页 |
·不同猪种和野猪H-FABP基因PCR-RFLP_s的纯度、杂合度、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多态信息含量 | 第47-48页 |
第三章 讨论 | 第48-57页 |
·采样、样本含量和位点数量 | 第48-49页 |
·采样与样本含量 | 第48页 |
·位点数量 | 第48-49页 |
·血液和组织样品的保存及DNA提取 | 第49-50页 |
·PCR条件优化 | 第50-51页 |
·PCR反应体系中各成分的最适浓度 | 第50页 |
·扩增片段的长度 | 第50页 |
·退火温度 | 第50-51页 |
·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问题 | 第51页 |
·不同猪种及野猪H-FABP基因的PCR-RFLPs | 第51-52页 |
·不同猪种和野猪H-FABP基因的群体遗传学特征 | 第52-53页 |
·猪H-FABP基因的PCR-RFLP_s与IMF含量的关系 | 第53页 |
·RAPD反应体系的筛选 | 第53-57页 |
·RAPD体系 | 第53-56页 |
·DNA模板 | 第54页 |
·dNTPs | 第54页 |
·引物 | 第54-55页 |
·Mg~(2+)浓度 | 第55页 |
·退火温度 | 第55-56页 |
·RAPD标记技术用于保护遗传资源的问题 | 第56页 |
·RAPD标记分析结果的科学性问题 | 第56-57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57-59页 |
·RAPD | 第57页 |
·PCR-RFLP | 第57-59页 |
·猪H-FABP基因5′-端上游区的HinfⅠ-RFLP | 第57-58页 |
·猪H-FABP基因第二内含子HaeⅢ-RFLP | 第58页 |
·猪H-FABP基因第二内含子的MspⅠ-RFLP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9页 |
附件 | 第69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