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. 英文缩写 | 第1-7页 |
二. 中文摘要 | 第7-10页 |
三. 英文摘要 | 第10-14页 |
四. 正文 | 第14-60页 |
(一) 引言 | 第14-17页 |
(二) 材料和方法 | 第17-26页 |
1 整体实验 | 第17-21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17页 |
·试剂来源 | 第17页 |
·仪器 | 第17-1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8-21页 |
·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的制备 | 第18页 |
·脑组织切片的准备 | 第18页 |
·脑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| 第18-19页 |
·脑组织切片免疫荧光标记 | 第19-20页 |
·Kv1.2、NSE、GFAP三重荧光标记 | 第19页 |
·Kv1.2、Flk-1和/或Flt-1荧光标记 | 第19-20页 |
·免疫沉淀结合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实验 | 第20-21页 |
·组织蛋白提取 | 第20页 |
·免疫沉淀 | 第20页 |
·Western blot | 第20-21页 |
2 离体实验 | 第21-25页 |
·细胞株 | 第21页 |
·试剂来源 | 第21页 |
·仪器 | 第2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1-25页 |
·细胞培养 | 第21页 |
·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| 第21-22页 |
·体外缺血模型的建立 | 第22页 |
·细胞死亡检测 | 第22-23页 |
·PI染色 | 第22-23页 |
·LDH检测 | 第23页 |
·药物处理 | 第23页 |
·检测VEGF对细胞缺血损伤的影响 | 第23页 |
·检测VEGF对Kv1.2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 | 第23页 |
·VEGF反义ODN处理 | 第23-24页 |
·Western blot | 第24-25页 |
·免疫沉淀结合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实验 | 第25页 |
·细胞蛋白的提取 | 第25页 |
·免疫沉淀 | 第25页 |
·Western blot | 第25页 |
3 数据分析 | 第25-26页 |
(三) 结果 | 第26-30页 |
1 缺血大鼠脑内Kv1.2蛋白的分布规律及其蛋白磷酸化 | 第26-27页 |
·MCAo后大鼠大脑皮层Kv1.2蛋白表达的变化 | 第26页 |
·Kv1.2蛋白的细胞定位 | 第26页 |
·Kv1.2蛋白与VEGF受体Flk-1和Flt-1的共存情况 | 第26-27页 |
·MCAo后Kv1.2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时程变化 | 第27页 |
2 体外VEGF缺血细胞保护效应及其对Kv1.2蛋白磷酸化的调节 | 第27-30页 |
·SH-SY5Y细胞VEGF、Flk-1、Flt-1和Kv1.2的表达情况 | 第27页 |
·HGD后SH-SY5Y细胞损伤及其Kv1.2蛋白表达的情况 | 第27-28页 |
·HGD对SH-SY5Y细胞Kv1.2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 | 第28页 |
·VEGF对HGD引起的SH-SY5Y细胞损伤的影响 | 第28页 |
·VEGF对HGD处理的SH-SY5Y细胞Kv1.2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 | 第28页 |
·VEGF反义ODN抑制HGD诱导的Kv1.2蛋白酪氨酸磷酸化并加重细胞损伤 | 第28-30页 |
(四) 讨论 | 第30-35页 |
1 外向延迟整流钾通道Kv1.2与脑缺血损伤 | 第30-31页 |
2 VEGF与缺血神经细胞损伤 | 第31-32页 |
3 诱导Kv1.2蛋白磷酸化可能是VEGF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| 第32-33页 |
4 VEGF可能通过其受体Flk-1实现对Kv1.2蛋白磷酸化的调控 | 第33-34页 |
5 VEGF诱导Kv1.2蛋白磷酸化的可能机制 | 第34-35页 |
(五) 小结 | 第35-36页 |
(六) 图版说明 | 第36-50页 |
(七) 参考文献 | 第50-60页 |
五. 致谢 | 第60-61页 |
六. 综述 | 第61-101页 |
(一) 综述一:钾离子通道的研究概况 | 第61-84页 |
(二) 综述二:神经干细胞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| 第84-101页 |
七. 附录 | 第101-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