嵌入式驱动程序设计与实现
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1页 |
第二章 硬件系统介绍 | 第11-16页 |
·嵌入式CPU | 第11-13页 |
·基本输入输出 | 第13-14页 |
·基本存储系统 | 第14-15页 |
·常用通讯接口 | 第15页 |
·扩展通讯接口 | 第15-16页 |
第三章 软件环境介绍 | 第16-20页 |
·软件集成开发环境 | 第16-17页 |
·驱动程序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关系 | 第17-20页 |
第四章 串口驱动程序 | 第20-33页 |
·串口控制器及红外通讯 | 第20-21页 |
·串口驱动程序设计 | 第21-27页 |
·数据收发函数接口 | 第21-22页 |
·串口缓冲区及软件信号量 | 第22页 |
·中断服务函数算法描述 | 第22-27页 |
·重点难点分析 | 第27-33页 |
·缓冲区问题 | 第27-29页 |
·发送空中断的触发问题 | 第29-30页 |
·流控问题 | 第30-31页 |
·FIFO问题 | 第31页 |
·其他问题 | 第31-33页 |
第五章 键盘及LCD驱动程序 | 第33-44页 |
·矩阵式扫描键盘和LCD的硬件设计 | 第33-36页 |
·驱动程序设计 | 第36-44页 |
·DeltaGUI管理基本I/O | 第36-38页 |
·键盘缓冲、算法数组和键码表 | 第38-39页 |
·LCD显示参数及全局结构 | 第39页 |
·键盘扫描算法 | 第39-40页 |
·键盘的去抖、拍发以及多键同时按下 | 第40-44页 |
第六章 FLASH驱动程序 | 第44-51页 |
·FLASH读写原理及命令序列 | 第44-45页 |
·软件操作FLASH | 第45-47页 |
·FLASH的软件驱动方法 | 第45-46页 |
·软件操作FLASH的注意事项 | 第46-47页 |
·SST040地址范围及特性 | 第47页 |
·FLASH驱动程序设计 | 第47-51页 |
·面向应用的接口函数及简易流程说明 | 第47-48页 |
·FLASH信息结构和主要宏定义 | 第48-49页 |
·块数据写入的算法 | 第49-51页 |
第七章 以太网驱动程序 | 第51-61页 |
·以太网硬件设计 | 第51页 |
·以太网驱动程序设计 | 第51-58页 |
·与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的接口 | 第51-53页 |
·统计信息、配置信息及帧头缓冲区 | 第53-55页 |
·以太包的接收处理 | 第55-56页 |
·发送以太包 | 第56页 |
·正确初始化以太网 | 第56-58页 |
·以太网驱动程序的调试 | 第58-61页 |
·调试的思路及环境 | 第58-59页 |
·广播风暴的抑制 | 第59-61页 |
第八章 固定电话短信息的物理层及其驱动程序 | 第61-78页 |
·固话短信终端的物理层标准 | 第61-67页 |
·CTSI协议 | 第61页 |
·CTSI协议的物理层 | 第61-64页 |
·CTSI协议中和物理层有关的其他内容 | 第64-67页 |
·上传数据包 | 第64页 |
·下行数据包 | 第64-65页 |
·命令响应信息包 | 第65-66页 |
·短信终端和服务器的连接建立 | 第66-67页 |
·固话短信的硬件设计 | 第67页 |
·固话短信物理层及驱动程序 | 第67-78页 |
·固话短信物理层的接口定义 | 第67-68页 |
·主要的数据结构以及宏定义 | 第68-70页 |
·固话短信物理层的主要算法 | 第70-78页 |
·CMX602工作状态的切换 | 第70-72页 |
·振铃的检测 | 第72-74页 |
·FSK数据包的接收 | 第74-76页 |
·短信物理层的定时器 | 第76-78页 |
第九章 全文总结 | 第78-82页 |
·驱动程序的应用 | 第78页 |
·各驱动程序的特色 | 第78-81页 |
·关注细节问题的串口驱动程序 | 第78-79页 |
·仿真PS/2键盘的矩阵式扫描键盘驱动程序 | 第79页 |
·智能完善的FLASH驱动程序 | 第79-80页 |
·高效健壮的以太网驱动程序 | 第80页 |
·功能新颖的固话短信物理层 | 第80-81页 |
·继续的研究和下一步任务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