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机械、仪表工业论文--热工量的测量仪表论文--物位测量仪表论文

光推动差动电容式油罐液位测量系统的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5页
英文摘要第5-11页
第1章 绪论第11-20页
 1.1 引言第11-13页
 1.2 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-14页
 1.3 油罐计量的研究概况第14-18页
  1.3.1 油罐计量方式简述第14-16页
  1.3.2 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1.4 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8-20页
第2章 系统的基本光电器件的特性分析第20-39页
 2.1 引言第20-21页
 2.2 光纤的传输特性第21-26页
  2.2.1 光纤的数值孔径第21-22页
  2.2.2 光纤的损耗特性第22-24页
  2.2.3 光纤的色散与带宽第24-26页
 2.3 半导体光源第26-31页
  2.3.1 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第26-28页
  2.3.2 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第28-31页
 2.4 半导体光电探测器第31-35页
  2.4.1 光电二极管第32-33页
  2.4.2 雪崩光电二极管第33-34页
  2.4.3 器件的选择第34-35页
 2.5 光源、光探测器和光纤的耦合第35-38页
  2.5.1 光源与光纤的耦合第36-37页
  2.5.2 光探测器与光纤的耦合第37-38页
 2.6 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3章 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及其数学模型第39-55页
 3.1 引言第39页
 3.2 测量系统的总统实施方案第39-40页
 3.3 油罐液位测量的数学模型第40-43页
  3.3.1 HTG系统简介第40-42页
  3.3.2 计量误差分析第42-43页
 3.4 电容差压变送器的特性第43-52页
  3.4.1 结构原理第44-47页
  3.4.2 电容差压敏感元件的数学模型第47-51页
  3.4.3 非线性改善第51-52页
 3.5 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特性第52-54页
  3.5.1 数学模型第53-54页
  3.5.2 动态特性第54页
 3.6 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4章 功率与信号通道的设计及特性分析第55-69页
 4.1 引言第55页
 4.2 光推动通道的设计第55-59页
  4.2.1 光源的驱动电路第55-58页
  4.2.2 光电转换器的设计第58-59页
 4.3 微功耗测量探头的设计与分析第59-66页
  4.3.1 差动电容传感电路第59-63页
  4.3.2 温度传感电路第63-64页
  4.3.3 脉冲位置调制电路第64-66页
  4.3.4 脉冲光发射与接收电路第66页
 4.4 功耗核算第66-68页
 4.5 本章小结第68-69页
第5章 单片机信号解调与处理系统的设计第69-80页
 5.1 引言第69页
 5.2 PIC16C65A简介第69-71页
 5.3 硬件电路设计第71-73页
  5.3.1 存储器的扩展第72页
  5.3.2 键盘与显示电路的设计第72-73页
 5.4 软件设计第73-79页
  5.4.1 下位机程序第74-76页
  5.4.2 上位机程序第76-77页
  5.4.3 热敏电阻测温线性化第77-79页
 5.5 本章小结第79-80页
第6章 油罐液位测量系统的实验研究第80-85页
 6.1 引言第80页
 6.2 敏感元件实验第80-82页
  6.2.1 电容测压实验第80-81页
  6.2.2 热敏电阻测温实验第81-82页
  6.2.3 差动电容脉宽调制实验第82页
 6.3 液位标定实验第82-83页
 6.4 光推动探头的性能测试第83-84页
  6.4.1 光源发光功率的测试第83页
  6.4.2 探头功耗测试第83-84页
 6.5 本章小结第84-85页
结论第85-86页
参考文献第86-9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93-94页
致谢第94页

论文共9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
下一篇:基于NURBS曲面的船舶破舱稳性计算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