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各种防治方法论文--生物防治论文

一株蜡样芽孢杆菌的鉴定及其抑菌物质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的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26页
   ·蜡样芽孢杆菌的概述第12页
   ·抑菌物质的多样性第12-15页
     ·生物表面活性剂第13页
     ·肽类抗生素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细菌素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溶菌酶第15页
     ·其他小分子拮抗物质第15页
   ·细菌素第15-23页
     ·细菌素的分类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细菌素与抗生素、其他抗菌肽的区别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细菌素的作用机制第17页
     ·影响细菌素活性的因素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影响细菌素合成的因素第18页
     ·细菌素的研究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细菌素的应用第19-23页
   ·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第23-26页
     ·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第23-25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图第25-26页
第二章 蜡样芽胞杆菌的鉴定及培养条件的优化第26-38页
   ·引言第26页
   ·材料第26-28页
     ·供试菌株第26页
     ·供试培养基第26-27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27页
     ·主要试剂第27-28页
     ·PCR 引物第28页
   ·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生理生化试验第28页
     ·16S rDNA 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第28页
     ·培养条件对菌株 B 生长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29-36页
     ·菌株 B 的表型特征及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第29-30页
     ·菌株 B 基因组 DNA 的检测第30页
     ·PCR 反应扩增菌株 B 的 16S rDNA 片断第30-31页
     ·菌株 B 的 16S rDNA 鉴定以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31-33页
     ·培养条件对菌株B生长的影响第33-36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36-38页
第三章 蜡样芽胞杆菌所产抑菌物质的分离纯化和部分性质的研究第38-50页
   ·前言第38-39页
   ·材料第39-40页
     ·供试菌株第39页
     ·供试培养基第39页
     ·主要试剂与仪器第39-40页
   ·方法第40-43页
     ·抑菌物质产生菌的分离筛选第40-41页
     ·菌株发酵液抑菌谱的测定第41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对菌株 B 生长及抑菌活性的影响第41页
     ·细菌素拮抗活力的定量测定第41页
     ·抑菌物质的抑菌作用方式第41-42页
     ·抑菌物质的稳定性测定第42页
     ·抑菌物质的初步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3-49页
     ·产抑菌物质菌株的筛选第43页
     ·不同培养条件对蜡样芽胞杆菌 B 抑菌活性的影响第43-45页
     ·蜡样芽胞杆菌 B 所产抑菌物质拮抗活力的定量测定第45页
     ·蜡样芽胞杆菌 B 所产抑菌物质的作用方式第45-47页
     ·蜡样芽胞杆菌(Bacillus cereus)B 抑菌物质的稳定性测定第47-49页
     ·抑菌物质的初步分析第4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第四章 抑菌物质的结构鉴定第50-60页
   ·前言第50页
   ·材料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50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第50-51页
     ·主要试剂第51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51-54页
     ·纯化抑菌物质的最适硫酸铵浓度的测定第51-52页
     ·抑菌物质的透析第52页
     ·蜡样芽胞杆菌 B 抑菌物质的薄层色谱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·蜡样芽胞杆菌(Bacillus cereus)B 抑菌物质全波长扫描第53页
     ·蜡样芽胞杆菌 B 抑菌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(HPLC)分析第53页
     ·蜡样芽胞杆菌 B 抑菌物质的液质联用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54-59页
     ·纯化抑菌物质的最适硫酸铵浓度的测定第54页
     ·抑菌物质的透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·蜡样芽孢杆菌 B 抑菌物质的薄层色谱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  ·蜡样芽胞杆菌(Bacillus cereus)B 抑菌物质全波长扫描第57页
     ·蜡样芽胞杆菌 B 抑菌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(HPLC)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 ·蜡样芽胞杆菌(Bacillus cereus)B 抑菌物质的 ESI-MS 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结论与展望第60-63页
 一 结论第60-61页
 二 展望第61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8-69页
致谢第69-70页
附件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广东省药品GSP实施与发展研究
下一篇:沙丁胺醇药物残留酶联免疫检测法的建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