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1 前言 | 第1-16页 |
| 1.1 研究中国田径服务市场营销的必要性 | 第7-10页 |
| 1.2 田径服务市场营销管理概述 | 第10-16页 |
| 1.2.1 市场营销概念的形成 | 第10-11页 |
| 1.2.2 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 | 第11-12页 |
| 1.2.3 田径服务市场营销的实施与控制 | 第12-13页 |
| 1.2.4 田径服务市场营销的含义 | 第13-15页 |
| 1.2.5 田径服务市场营销管理机制 | 第15-16页 |
| 2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| 第16页 |
| 2.1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| 2.2 研究对象 | 第16页 |
| 3 中国田径服务市场概述 | 第16-21页 |
| 3.1 市场的概念 | 第16-17页 |
| 3.2 田径服务市场及体系 | 第17-20页 |
| 3.2.1 田径服务市场的界定 | 第17-18页 |
| 3.2.2 田径市场体系 | 第18-20页 |
| 3.3 田径市场的功能 | 第20-21页 |
| 4 田径服务产品理论 | 第21-51页 |
| 4.1 田径服务产品的内涵 | 第21-22页 |
| 4.2 田径服务产品的层次 | 第22页 |
| 4.3 田径服务产品体系 | 第22-23页 |
| 4.4 田径赛事服务产品 | 第23-34页 |
| 4.4.1 田径赛事服务产品的特点 | 第23-25页 |
| 4.4.2 田径赛事服务产品质量评价因素 | 第25-27页 |
| 4.4.3 田径赛事设计原则 | 第27-34页 |
| 4.5 田径无形资产服务产品 | 第34-40页 |
| 4.5.1 田径无形资产服务产品概述 | 第34-35页 |
| 4.5.2 国际奥委会无形资产服务产品营销状况 | 第35-36页 |
| 4.5.3 电视报道权 | 第36-37页 |
| 4.5.4 田径专用产品称号及标志使用权 | 第37-39页 |
| 4.5.5 田径俱乐部冠名服务 | 第39-40页 |
| 4.6 田径广告服务产品 | 第40-42页 |
| 4.7 田径服务产品营销原理 | 第42-46页 |
| 4.7.1 形象化原理 | 第42-44页 |
| 4.7.2 互动性原理 | 第44页 |
| 4.7.3 契约承诺原理 | 第44-46页 |
| 4.8 田径服务产品品牌化与包装策略 | 第46-51页 |
| 4.8.1 田径品牌使用者策略 | 第46-47页 |
| 4.8.2 田径品牌的构建策略 | 第47-49页 |
| 4.8.3 田径服务产品包装的概念 | 第49-50页 |
| 4.8.4 田径服务产品包装设计目标 | 第50页 |
| 4.8.5 制定包装策略的原则 | 第50-51页 |
| 5 中国田径服务目标市场分析 | 第51-75页 |
| 5.1 中国田径服务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| 第51-57页 |
| 5.1.1 经济环境 | 第51-53页 |
| 5.1.2 政策法规环境 | 第53-54页 |
| 5.1.3 现代公众消费因素 | 第54-56页 |
| 5.1.4 田径服务市场外部竞争环境 | 第56-57页 |
| 5.2 田径服务市场细分 | 第57-59页 |
| 5.3 赞助商市场 | 第59-69页 |
| 5.3.1 当代体育赞助的本质 | 第59-62页 |
| 5.3.2 体育赞助的优势 | 第62-64页 |
| 5.3.3 田径区域赞助商市场 | 第64-65页 |
| 5.3.4 田径运动队冠名赞助商市场 | 第65-66页 |
| 5.3.5 全国性赞助商市场 | 第66页 |
| 5.3.6 政府行为对赞助商市场有明显影响 | 第66-67页 |
| 5.3.7 田径赞助商市场营销原则 | 第67-69页 |
| 5.4 个人消费者市场 | 第69-75页 |
| 5.4.1 赛事观赏性市场 | 第70-71页 |
| 5.4.2 个体消费者参与性服务市场 | 第71-73页 |
| 5.4.3 个体消费者参与性项目特征 | 第73-75页 |
| 6 田径服务产品渠道决策 | 第75-80页 |
| 6.1 产品营销渠道概述 | 第75-76页 |
| 6.2 中介机构的功能 | 第76-77页 |
| 6.3 田径服务产品渠道依据 | 第77-80页 |
| 6.3.1 产品特性与渠道级数分析 | 第77-78页 |
| 6.3.2 田径服务产品中间商营销渠道模式及运用 | 第78-80页 |
| 7 田径服务市场沟通和促销组合决策 | 第80-92页 |
| 7.1 田径服务产品消费者购买过程竞争因素 | 第80-81页 |
| 7.2 市场信息沟通原理 | 第81-83页 |
| 7.2.1 信息传递模式 | 第81页 |
| 7.2.2 信息传递决策 | 第81-83页 |
| 7.3 田径服务产品促销与促销组合理论 | 第83-85页 |
| 7.3.1 田径服务产品促销的概念 | 第84页 |
| 7.3.2 田径服务产品促销组合策略 | 第84-85页 |
| 7.4 田径组织公共宣传策略 | 第85-87页 |
| 7.4.1 公共宣传的实质 | 第85-86页 |
| 7.4.2 田径组织公共宣传素材分析 | 第86-87页 |
| 7.5 田径服务产品广告策略 | 第87-89页 |
| 7.5.1 广告的定义 | 第87-88页 |
| 7.5.2 田径服务产品广告目标设定与对策 | 第88-89页 |
| 7.6 制约田径服务产品信息传递的瓶颈 | 第89-92页 |
| 7.6.1 疏通田径服务产品信息流向媒体的通道 | 第89-91页 |
| 7.6.2 选择媒体策略 | 第91-92页 |
| 8 田径服务产品定价决策 | 第92-98页 |
| 8.1 田径产品订价的对象 | 第92页 |
| 8.2 制约田径服务价格的因素分析 | 第92-94页 |
| 8.3 田径服务产品订价原则 | 第94页 |
| 8.4 田径赛事产品和专用产品称号订价区间和订价方法分析 | 第94-98页 |
| 9 结论 | 第98-100页 |
| 致谢 | 第100-10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1-104页 |